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包装新闻 » 正文

潘晓东:不能指望短期内图书按需印刷有大作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741
核心提示:
讯:在4月闭幕的东莞印刷展上,参展的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重点展示的是用于图书按需印刷的连续纸生产线,因为根据市场现时的状况,单张纸数字印刷机的产能已经出现相对过剩,而图书的按需印刷适合使用数字印刷生产设备。为此,刚迈进5月,没有出席这次展会的柯达公司即在南京召开了亚洲地区的第二场出版业研讨会(第一场于去年在马来西亚举办),并组织参观安装了第2条鼎盛6000C彩色数字印刷生产线(之前已使用黑白鼎盛1000机)的江苏凤凰数码公司。笔者以为,图书的按需印刷虽在江苏凤凰的热心实践与带动下,天际开始透出淡淡的亮色,渐露曙光,出版社在图书的生产理念上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而且出现了一些跟进者,但短期内还不能指望有质的突破和大的作为。
  
  图书按需印刷适合采用数字印刷工艺组织生产
  
  数字印刷的特点是按需、快速、可变、就近组织生产,普通图书无疑是适合选用数字印刷方式来加以完成的产品。加之,网络阅读的普及、人们更强调发挥个性使得读者对图书的需求也变得多样,除了教材之外,以往每个品种上万本的印量现在已经成为难得一见的稀缺产品,2、3千本的印量成为常态。
  
  图书采用数字印刷工艺组织生产的最大好处是不再存在庞大的预造货资金占用,根据市场需求分批组织生产还可以免去租赁仓库存放,有效避免了因为销售不畅无奈采取报废化浆的经济损失。按照中国产业洞察网提供的数据,全国新华书店系统与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的年纯销售额从2005年的403.95亿元到2012年增至693.59亿元,7年的合计增幅为71.7%,而同口径图书的库存积压金额也已从2005年的482.92亿元增至2012年的884.05亿元,增长83%,库存的增长居然还大于销售的增长,颇具讽刺意味。出版社把传统的图书预造货改为采用数字印刷工艺实现按需印刷上述问题便迎刃而解。
  
  凤凰传媒下属的职业教育中心告诉我们,选择数字印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出版印数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根据职业教育需要可以对同一本书进行适当删减组编的问题,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这一功能显然不是传统印刷所能实现的。
  
  伴随着数字印刷设备性能的不断改进,采用数字印刷方式完成的产品质量已经日益接近传统胶版印刷,被读者广泛接受。正因为此,在美欧等发达国家数字印刷在图书印刷中的占比在不断提高,有了凤凰传媒使用数字印刷工艺完成短板印刷的成功实践后,只要在编印发等互有牵连的环节上继续有所改进,就一定能引来运用数字印刷工艺实现按需印刷图书的春天。
  
  阅读量不大是制约按需印刷发展的因素之一
  
  如果说出版社观念转变是决定选用数字印刷工艺实现图书按需印刷的根本,那努力提升全民阅读水平就是关键,因为书是用来阅读的,没有国民的阅读需求,选择何种方式印制图书就只能是伪命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按照每年由有关部门公布的各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量报告,2013年我国成年公民的人均图书阅读量是4.7本,法国为20本,日本40本,高居榜首的以色列则是64本,这也是仅有数百万人的以色列却能在印刷界创造出像Indigo、视高迪(Scodix)、海科(Highcon)等带有突破性的印刷及印后设备的原因,创造意识决定着成功的可能。导致我国成年公民图书阅读量不多的原因可能会很多,比如,改革开放后部分人的先富导致急功近利思想的盛行,难得沉下心来从事研发;移动阅读方式的普及带来更多碎片式阅读,缺少了潜心思考;处于成长阶段也是阅读重点的学生出于应对考试,缺少了对现有成果的质疑精神,扼杀了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奇思妙想。好在这已经引起社会重视,倡导全民阅读的工作正在全社会兴起,当然,这一局面的真正改变尚需要时日。
  
  相信,全民族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对图书的需求也会提高,而且伴随着各类人员不同的需求,采用数字印刷方式完成更多的带有针对性的读物印刷量也会随之增长。
  
1 2 3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