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推进中国数字印刷业的发展必先弄清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寻求适合的商业模式兴许是当下数字印刷企业的主要任务。
中国数字印刷的发展现状并不令人欣慰
依照英国派诺(Pira)公司的报告,全球及西欧市场数字印刷在印刷总量中的占比已经达到14%,其中激光数字印刷占比9%,喷墨印刷占比5%。但是按照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末,我国2488家主营与兼营数字印刷的企业其数字印刷的产值为103个亿,仅占当年全部10398.5亿印刷总产值的1%,即便按照民间相对偏大一些的统计,我国数字印刷的占比大概也就在2-3个百分点之间,与发达国家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我国发展数字印刷的历史并不算短,最早大都由图文打印起家,伴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这些以建筑图纸打印为主业的数字印刷门店大都有着较好的生存环境。现在虽说数字印刷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从商业印刷到图书的按需出版,从票据、标签印刷到家纺、瓷砖等特殊领域的印刷,但在绝对值的增长上却实在难以恭维,而且,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挥之不去、产能的供过于求,近年来这块新兴的、发展中的市场已经有点雷同于传统胶印企业,退出、转让、收缩都已经是频频出现的现象。
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公布的印刷业统计数据为例,2010年全市印刷总产值585.7亿,其中数字印刷产值5.95亿,占比1.01%。到了2013年,全市印刷工业总产值升至816.61亿,其中数字印刷产值7.6亿,占比反降到0.93%。四年间,全市的印刷总量上升了39.4个百分点,而同期数字印刷的产值仅上升27.7个百分点,小于总量增速11.7%,分至4年,几乎每年数字印刷的增长率都低于印刷总量增幅3个百分点之多,丝毫看不出作为后起之秀的数字印刷蓬勃向上的气势。其原因究竟何在,值得业内作深入认真地分析,在找到关键问题后切实加以改进。
窃以为,除了数字印刷设备基本上依靠进口推高了生产成本;不同的数字印刷设备由于采用的成像原理不同,耗材的不兼用,减少了相互间的竞争;小胶印在满足短版印件上夺走了部分本属数字印刷的市场等原因外,数字印刷企业同样需要转变市场定位与经营理念,选择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或也是关键。当然,适合国情、适合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市场培育也需要有个渐进的过程,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