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包装新闻 » 正文

华夏视科刘南渤:印刷质量管理变革,事不宜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707
核心提示:
讯:2015年7月17日,由我要印主办、小森公司独家冠名的首届中国合版印刷高峰论坛在苏州雅都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北京华夏视科图像技术有限公司刘南渤发表主题为《全面印刷质量管理解决方案》的精彩演讲。中华印刷包装网记者根据论坛现场录音整理出文字稿件,以饕读者。录音内容如下:


  大家好,我是北京北京华夏视科图像技术有限公司刘南渤,华夏视科是国内领先的视觉检测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今天,我想讲讲当前市场环境下,关于全面印刷质量管理解决方案的一些观点。




  目前中国印刷企业面临很多困境。首先,下游用户对印刷品质量越来越挑剔!极小的质量事故就会被扣分罚款甚至取消供应商资格,同时,下游用户掌握着印刷质量标准,但用户主观性强,不同用户差距较大,这样便加大了印刷质量管理难度。第二,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下游用户掌握定价权,不断的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都越来越高,造成不同程度的成本压力。第三、人工难用!有技能的工人越来越难找,成本高昂。人工检测产品的质量效率低,质量把控的主观性强。
  
  种种问题都要求我们在质量管理方面进行变革。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第一、用机器检测代替人工检测。
  
  过去我们的质量检测都是由领机等主要技术人员来掌握,慢慢的我们需要用机器逐渐代替人工。机器检测代替人工检测分为印前、印中、印后。纵观传统的管理方式,每个印刷环节管理过程都由人员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未来将全部由设备来替代。
  
  第二、推动标准化与规范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中国,每台胶印机通常大约需要三个人,可能有些企业需要四个人。而在欧洲只需要一个人或两个人。2005年,德国有一万一千多家印刷企业,从业者达18.6万人,平均每家企业有16个人左右,百分之八十企业少于20人。2011年,德国整个行业缩水到9000多家,从业人员十五万人,每家企业大概15个人,人均产值非常高。而201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家企业每台设备就是3-4个人,人均产值明显要低于欧洲的企业,面对全新的竞争环境,这显然是我们的一个弱势。
  
  欧洲的印刷行业过去几十年所走的历程值得我们学习。印刷流程的标准化从CIP3,JDF到CIP4。标准化的优势有很多,标准化可以起到稳定质量,降低损耗的作用。标准化的建立可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有利于行业内的良性竞争。标准化需要全行业一起努力来推动,从设备商到原材料供应商到印刷厂都需为此做出努力。
  
  在面向全球竞争的环境中,如果国内的印刷企业还是生产作坊式的工作方式,当劳动力成本变为主要矛盾时,就会失去竞争力。实际上这个点已经来到了,现在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印刷企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推动标准化与规范化,提升企业竞争力事不宜迟。
  
  第三、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生产质量管理
  
  未来的管理是基于网络化的管理,从生产车间的局域网到企业内部的管理网,甚至可以把行业信息的触角延伸到用户端,用户可以直接查到目前这个订单的状态。甚至可以在网络上下单,下单之后订单直接传送到我们的生产队列,这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
  
  简单来说,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提供决策依据、提供管理数据、提高管理效率,从而降低成本。生产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几个元素,第一、数据的采集终端,它可以结合ERP,生产设备来进行数据的搜集。第二、网络的内容。作为质量管理来讲,生产管理系统以大数据作为支撑,来完成整个系统的决策。利用大数据对产品进行分析,统计和分类。提供质量改进方案。这是信息化的管理在生产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 2 3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