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包装新闻 » 正文

追根溯源查“身份” 豆腐标准化从二维码开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507
核心提示:
 导读:豆腐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发展至今已有千年之久。由传统的小作坊到现代机械化生产,豆腐的生产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豆制品种类繁多,口感丰富,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但说起豆腐的制作,恐怕很多人的对此的印象还停留在传统的小作坊上。不过,随着消费者及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以及现代食品机械行业的发展,豆腐制作也逐渐摆脱小作坊式的“脏乱差”,开始机械化生产,甚至包装上都贴上了二维码,更加统一规范。
  
  豆腐小工坊“变身”规范的车间生产,自带二维码可追溯生产信息,威海临港区“打铁豆腐工坊”将豆腐做成了品牌。10月13日,有着290多年历史的打铁村玉敦堂豆腐再次触动人们的味蕾,带来经典的“卤水点豆腐”,随着第一锅豆腐的出锅,打铁豆腐工坊的产品也正式走向市场。
  
  在玉敦堂做豆腐的是王信忠和王振凤夫妇,两人是草庙子镇打铁村的村民,做了20多年的豆腐,如今夫妻俩带着老手艺进了“打铁豆腐工坊”。手艺还是老手艺,不同的是,不用像当年那样起早贪黑,也不用再走街串巷的叫卖了。如今的“打铁豆腐工坊”的豆腐生产已经形成规模效益,从进料到销售已经形成完整链条。
  
  走进玉敦堂,古朴的环境、扑鼻的豆香味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尝尝这原汁原味的豆腐。尽管使用机器磨豆,但是磨盘的造型和工作原理还是很好地还原了当初的石磨工艺。而现场的“点浆”环节则是豆腐成型的关键,王振凤边将卤水慢慢倒入,边轻轻搅动,豆花也慢慢呈现在眼前。然后经过压制,香喷喷的豆腐就出锅了。
  
  除了王信忠,还有18家过去的小作坊通过统一规划走进打铁豆腐工坊加工区,“变身”车间生产。走进加工区,室内宽敞明亮,每台机器都被擦得一尘不染,工人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戴着防尘帽、口罩和手套,娴熟地加工着豆制品。“在这里,我们的生产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还有市场监督管理局帮我们把关,跟之前在小作坊里完全不一样。”业户徐清洋说。
  
  “打铁豆腐工坊是临港区探索打造的一种集中作业、集中监管的模式,本着透明、传承、安全的原则进行建设。”临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大队长邹敬一介绍说。此外,加工区还实行统一原料采购、统一检验检测、统一制度要求、统一生产场所、统一供气供水、统一布局以及统一污水排放的模式管理。工坊内,原料区、加工区、成品区位置分明,各个区域相对独立,避免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对进驻的小作坊,园区为其统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报告登记卡、营业执照等手续,并统一上墙。
  
  此外,加工区的豆腐都贴有可追溯二维码,市民在购买时可通过扫描获取生产厂家、生产地点等信息。在每家运送豆腐的车上,业户都放着由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放的“诚信经营公示簿”,每天的检验信息一目了然,消费者可查看。同时,业户还需随车携带供追溯查询的“一票通”。13日,18家业户在承诺墙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承诺让市民“吃上放心豆腐”。
  
  目前,小作坊生产的园区化模式已在威海全市推广,全市建设4处豆腐集中加工园区,全市豆制品集中加工率达75%。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把好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关,是整个食品安全监管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为此,在规范小作坊生产的同时,威海严格落实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通过实施《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清单》、《生产环节食品安全风险清单》、《现场监督检查清单》三张清单,明确了企业的主体责任和行政部门的监管责任,抓住了食品安全的主要矛盾,让企业知道要干什么,行政部门知道要管理什么,从而较好地提高威海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