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历史不会遗忘,那些曾留住时光与文化的印迹,就如传承千年的经典一般。
上世纪20年代西宁城中区南大街曾有一间印刷车间,店面不大沿街而设,来往的车马络绎不绝,总会有一些慕名而来的人到这里印制一些东西,这就是青海最早的近代印刷所张厚记印刷所。
1923年,西宁人张子厚引进石印工艺,创办了张厚记印刷所,开始成批地印制印刷品。研究城中区文史资料的赵仰仑对张厚记印刷所的来历有所了解,他介绍,石印工艺传入西宁前,西宁印刷书籍所采用的技术是木刻制版和手工印刷,最早是用于印一些佛寺典籍一类的书籍,在石印技术最初传入中国的头几年,西方传教士用石印机印刷一些布道书籍,所以张厚记印刷所最初也印一部分经书。石印设备的基本构件有印石和辊筒,这种印石是选用结构细致的岩石为材料,石面呈米黄色。最初国内的印刷所用的印石是连同石印机一同从国外进口的,后来印石便用本国石灰岩制成。辊筒多为硬木加工而成的圆柱体横筒,中间为辊筒主体,两端留出可手工操作的把手,主体表面绷有较厚的牛皮或橡胶皮的辊面,石印机就是通过机械结构使印石和辊筒配合工作,印稿时落石印刷,由一个人操作完成,简单方便。这项工艺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在当时张厚记印刷所采用的石印工艺被众家印所争相效仿,1925年时,在西宁的华光印刷铺,曾印刷出单面对开的《青海日报》。
虽然张厚记印刷所是青海最早运用石印工艺的,但石印工艺在西宁各家印所的普及非常迅速,近代的石印工艺能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将插画印刷出来,并且清晰度很高。在西宁华光印刷铺印刷的《青海日报》就是印刷品有图有文的例证。赵仰仑说:“在印石上写字、作画要求的都是反书,(印刷行业内称为‘传形’)这样印出来的成品才是合适的,需要印刷插图时,会有善于作画者先将作品通过脱墨纸原样过渡到印石上,印石形成了带墨料的原样‘传形’印稿,再用辊筒上油墨,上纸印刷。这样一幅由名家所作的插画就被原样印制在书籍、报刊上了。”
如今,南大街的张厚记石印店早就不复存在了,但它带给青海印刷业的变革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