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促实体经济转型
化解产能过剩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是我国实体经济转型的核心课题之一。而化解过剩产能要有全球化视野。通过“走出去”,巩固扩大国际市场,拓展对外投资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加强与周边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外投资,拓展国际发展新空间。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提出: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2015年无疑成为“一带一路”战略落地实施的关键年。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一带一路”正进入实质性阶段。作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将对中国的诸多产业形成中长期利好。
“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包括以下几条线路:新亚欧陆桥经济带(西北方向)、中蒙俄经济带(东北方向)、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西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路)。
从路线的延展中不难看出,由于自身经济发展遭遇疲态,整体下滑,西欧北美等发达经济区并非本次“走出去”的目标区域。而中亚、西亚、中东欧、东南亚、南亚等中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被纳入了中国企业的新视野。海外新蓝海将对国内部分行业释放过剩产能、加速企业的国际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诸多过剩产能行业跟随着我们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转移到海外去,利用当地巨大市场需求,把我们现在的这些已经固化产能变成新的投资,又可以拉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实现互惠互利。而印刷业也将是其中收益的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