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包装新闻 » 正文

七旬老人对老版印刷工具和产品“情有独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77
核心提示:
讯:拥有收藏爱好的人很多,小到邮票和钱币,大到古董家具,这些都是很常见的收藏领域。在王店镇四喜社区的老年收藏组,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却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特殊收藏癖好,他对蜡纸、铁笔、刻钢板、油印机、旧报纸等老版印刷工具和印刷产品“情有独钟”。
  
  这位老人名叫王济贤,被身边人尊称为“济老”,他是王店镇粮管所的一名退休工人。初中毕业后就在粮管所工作,并与油印工具和产品结下了缘分。王济贤收藏的蜡纸有8开大小,印刷前先用铁笔刻字,再把蜡纸覆盖在油印机上,喷上油墨,所有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其中最费神的就是刻字,每个蜡纸的空格大概只有5毫米,上下左右都需要保持空隙,因此刻的字大小最多不能超过4毫米,而且还要保持字体美观一致。“手腕的功夫很重要,在过去印刷是一门技术活,现在这些油印工具已经很少见了。”他说。
  
  印刷工序虽然繁琐,王济贤却非常感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在蜡纸上刻字,并自创了很多美观大方的印刷字体。在镇粮管所工作的时候,他负责刻录收粮进度表,也曾被人请去刻字,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蜡纸刻字能手。老人回忆道,当年镇粮管所曾经刊印过一份名为《王粮通讯》的行业小报,而他成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在印刷品普遍还是黑白的年代,图文并茂的《王粮通讯》却套印了彩色,每换一种颜色,就需要重新刻一张蜡纸,套印的时候还必须完全套准。王济贤很会钻研,他使用了细纹和粗纹两种不同的钢板,细纹用于刻普通字,粗纹则用于刻美术字和标题。后来,他还琢磨出在蜡纸上刻人物头像,曾用两个晚上刻出了30多个惟妙惟肖的人物头像。
  
  退休后,王济贤并没有放弃年轻时的兴趣爱好,他加入了所在社区的老年收藏组,收藏对象依然是自己喜欢的蜡纸、钢板、油印机以及昔日刊印的旧报纸等。为寻找几十年前的《王粮通讯》,他还特地咨询了镇粮管所的几位退休老职工。对于自己所收藏的物品是否具有经济价值,老人表示完全不计较,他把收藏这些东西称之为缘分,也希望通过收藏来保存这种传统的印刷手艺。据老人透露,他还有一个心愿,希望收藏另一份名为《千钧棒》的行业小报,当年也是由粮食系统刊印的,出品于上世纪60年代,比《王粮通讯》更早,虽然这些印刷品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在这位老人眼中依然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