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10日,“民族记忆精神家园——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位于国图的国家典籍博物馆预展,首次展出了三件世界印刷史上标志性珍贵文献。
据介绍,展览的主体部分按照“经史子集”四部排列,展示了以十三经及其注疏作品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以纪传、编年、典制、谱牒等题材为代表的史学名著,以先秦百家、国粹技艺为代表的子部珍籍,以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代表的文学遗产。
据工作人员介绍,展览中首次展出的三件珍贵文献为晚唐五代木版雕刻印刷品,距今均在1000年以上,是早期印刷品实物的重要例证,意义重大。
据法制晚报记者了解,其中,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刻本《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简称《弥勒上生经》)仅比咸通九年《金刚经》晚59年,为国内已知有纪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另两件分别为晚唐五代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五代北宋初刻本《弥勒下生经一卷》。这三件刻本弥补了中国作为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故乡却无早期实物的遗憾。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在隋唐之际,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出土唐咸通九年(公元868)所刻《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雕版印刷书籍,中国因此被世界公认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国。
专家一致认为,三件早期印刷品为典籍演变、唐末五代中国民间宗教信仰、文化传播等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是重大古籍新发现。
该展览为期两个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