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业内专家预计,今年下半年,水市场可能会迎来换装潮。饮用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新国标实施之后饮用水生产商家在生产环节将更加规范,瓶装水市场变得更加简单透明。
根本变化有哪些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张旭东表示,新的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国标是强制性标准,适用于人类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即:密封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包装容器中,可供直接饮用的水,不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它引发的包装水外包装的变化集中在三点——
变化一:除了天然矿泉水外,市面上在售的包装饮用水只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即不是纯净水就归结为其他类饮用水。所以,包括“蒸馏水”、“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等,都将被禁止出现在包装水的外包装标签上。
变化二:多了一排小字——“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当包装饮用水添加使用硫酸镁、硫酸锌、氯化钙、氯化钾等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时,需在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标注类似字样。
变化三:“饮用矿物质水”名称将不再允许使用。“矿泉水”即为天然的带有矿物质元素的饮用水,而“矿物质水”所含的矿物质则是人为加工食物添加剂,但名称上却很容易与矿泉水混淆,所以被禁用。
一直呼吁国家出台包装饮用水标准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前所长刘文君告诉记者,在各种饮用水标准中,自来水的标准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而瓶装水的指标相对较少,“实际上有些瓶装水不是由自来水制作出来的,瓶装水因为有特殊的生产流程,感官、毒理、微生物等指标,都应该比自来水标准更加严格。”他表示,此前各种饮用水概念比较混乱,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水,有时连搞水研究的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水。
瓶装水悄然换装
瓶装水新国标实施后,记者在北苑附近一家超市看到,纯净水、蒸馏水、苏打水、冰川水……各种名目繁多的瓶装水依然存在。除了名称各异外,西藏、昆仑山、长白山、地下、雪山等产地和出处更是五花八门,而从瓶身包装上看,这些“概念水”都标注了各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的还在包装上印有如“PH值呈弱碱性有益人体健康”等字样。
对此康师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4月该品牌就已率先换标上市,原先的“矿物质水”销售完毕后将不再使用。
据记者观察,市民对新国标的实施似乎并不是很了解,在选择瓶装水时,依然倾向于自己熟悉的品牌和包装,市民李女士走到货架前顺手抓起几瓶新包装的“康师傅优悦矿物质水”扔进购物车,却发现有些不对劲,于是又拿起来翻来覆去看。她告诉记者,平时购买瓶装水,只是注意品牌和价格等信息,对于具体成分并不在意,区别更不清楚。相比之下,一些所谓的概念水虽然还摆在货架上,但光顾的人很少,一位大妈说,水就是用来解渴的,把功能说得那么悬乎,谁知道里面加了啥东西,还那么贵,不买。当记者告诉她国家出台瓶装水新国标时,她表示支持,“一瓶水能喝出什么花样,说什么一瓶水能吸氧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啥的,我就觉得不靠谱。国家真应该整顿一下了。”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市民,只喝瓶装水不喝自来水,声称是从安全卫生的角度考虑,对此刘文君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自来水如果能完全达到标准,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之所以不推荐市民直饮,是因为自来水管网里的微生物风险不能完全排除。“市民只要把水烧开,就不存在微生物的问题了,北京的自来水是可以信赖的。”
两种水区别巨大
在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复兴看来,瓶装水新国标的意义重大。他介绍说,除自来水外,市民常接触的饮用水包括天然矿泉水和包装饮用水两类,国家标准对天然矿泉水的定义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内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天然矿泉水的生产成本和对水源地的要求,比包装饮用水高。
而包装饮用水的原料有两种主要来源:一是公共供水系统,二是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又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也就是说,无论什么品牌、价格有多大差异,只要是包装饮用水,其水源都差不多,成本相比于天然矿泉水要低得多。
在水质加工方面,包装饮用水中的纯净水是将原料要求的水,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当的水净化工艺加工制成的。这种瓶装饮用水,全国各地都可建厂。而天然矿泉水允许在保证卫生的条件下进行开采、加工和灌装。而且国家标准规定生产厂家必须标示出“天然矿泉水”的产地,即水源点。因此,天然矿泉水无论是安全性还是健康保障,都要远优于普通的包装饮用水。
但是,因为过去监管的缺失,某些厂家直接在自来水中使用添加剂,就敢号称“矿物质水”,以至于后来普通消费者根本分不清矿物质水和矿泉水到底有什么区别。人工添加食品添加剂的瓶装水虽然在品质上与天然矿泉水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因为概念炒作成功,价格随之成倍上涨,这直接导致了富氧水、蒸馏水、冰川水等更多忽悠人的概念炒作。李复兴表示,明明只是普通的城市自来水,加上一些添加剂,炒作一些莫须有的概念,就敢卖得比天然矿泉水还贵,这既对那些正宗的天然矿泉水构成了不公平竞争,更对消费者构成了严重的消费误导甚至价格欺诈。此番包装水新国标将天然矿泉水与人工包装水,在名称上完全区别开来,这对概念满天飞的瓶装水市场而言,无疑是一种必要的净化。
理性选择包装水
当初市场上“概念水”泛滥时,有很多专家就曾质疑其为“伪科学”,人们喝水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机体对水的需求,水就是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搬运工,它只是一个载体,无论喝什么水都不可能把它当作营养来源,也不可能有什么神奇的功效。比如矿物质,水里的矿物质一般都很低,每天所喝的水对于补充矿物质基本没有多大实际作用,人体所需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依然是食物。喝水就是补水,不要想着双管齐下、一劳永逸还帮助补充其他营养。
此次新国标增加了标签标志的规定,当包装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时,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要标示“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这样一来,消费者也不会看得云里雾里了。
李复兴表示,新国标出台后,并不代表国家管理部门限制企业的科技创新,恰恰相反,国家在严格有效地对瓶装水安全性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同时也给予企业充分的科技创新的空间。“科技创新不等于炒作,不能因为有些不恰当的炒作现象的出现就否定新产品和新技术,不能一棒子打死一船人,我们还是应该有宽容的态度,新国标的出台也是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业内专家预计,今年下半年,水市场可能会迎来换装潮。饮用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新国标实施之后饮用水生产商家在生产环节将更加规范,瓶装水市场变得更加简单透明。对消费者而言,今后将不必为超市里名目繁多的瓶装水名称纠结不已,因为不管什么品牌或种类,都必须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只要符合了新国标就可以放心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