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印刷新闻 » 正文

从工业4.0谈管理思维的精细化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92
核心提示:
有着100多年发展历史的管理学发展到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全新的课题,那就是精细化管理。企业管理在我国经过30年的粗放式发展,今天日渐凸显的都出现了日子难过的现象。管理学从泰勒开始,历经3次概念性的转变,发展到了今天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成了最近30多年来中国人管理学上的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的科学性观点,但要想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并且能够真正实现他的价值,就不能仅仅作为一门管理科学来研究,还需要把他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上进行研究。

精细化管理如果你只把他看作是一门简单的管理科学的话,可能最终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它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他需要太多太多的实践经验来支撑,这个支撑恰恰是如今这个最容易浮躁的时代很难理解的事实。比如这个支撑靠的是实践经验,而实践经验又总是和新生代力量相抵触。新生代都喜欢速胜型思维,根本不会有脚踏实地的基因存在,所以说要想真正地做到精细化管理,首先得把他上升到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发展,因为它首先需要改变管理者的思维模式。

就包装印刷行业来说,尤其是胶印瓦楞包装,在纸类包装业中占有绝大的比例,而且他又是高端的高复杂加工工序的一个生产方式。胶印瓦楞包装目前应用最多的行业就是小家电类、鞋类和食品饮料类。尽管他的加工工艺较为高端,加工工序较为复杂,但它的利润率却是已经不断向冰点靠近。因此,为了生存绝大多数的职业经理人和老板,尤其是老板,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在生存危机的重压之下,已经变得焦头烂额了,思维方式也变得朦朦胧胧,措施也是左冲右突,真正地成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这样一来一切都会以降低成本为目的,尤其是原辅材料的采购价必须做到最低,每个月能少付1块钱都要全力争取。只要每月的应付帐上数额能少一钉点,员工的工资能少一点,这就都是成绩,其他的一概不管,因此给采购部门下达的考核指标就是采购价格的下降幅度。在他们的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中,有的只是如何再找一些价格更低的原辅材料,上机的纸张能不能再小一点,定量能不能在少一点,指标能不能再低一点。覆膜用的胶,上机用的膜,原纸的价格,贴面胶粉的价格等等,所有能够看得到,能接触到采购价格的地方,都要不顾死活地往下压,只要退货率不超过10%,一切后果都不在话下,这一切似乎就是他们的精细化。

开门办企业,目的就是为了赚钱,目标很明确。眼下已经不是八九十年代了,只要工厂开起来,闭着眼睛都有大把的钞票可赚。所以随着企业阵营的不断崛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管理学研究课程,才会有企业管理专业,才会有系统的MBA的出现。管理学的研究既是一门管理科学,那就要从科学地角度来分析问题,比如:

一. 用纸标准:

1. 我们的产品印刷效果对纸张的表面白度,平滑度,涂布强度,吸墨程度等各种指标需求多高。

2. 我的产品需要的纸张耐破强度指标是多少,和瓦楞里纸的综合耐破强度能否满足客户的标准需求。

3. 纸张干湿稳定性对印刷及覆膜,裱瓦楞后对模切工序的加工会否带来图案走位。

4. 裱贴后的箱板会不会变形,变形率有多大,对产成品的影响有多大,能否达到客户的要求。

5. 上机纸张的规格应该保留多大的模切边才可以保证后加工的作业效率最高。

6. 上机纸张的模切边该留多大才可以让产品的合格率最高。

7. E瓦的产品和A瓦的产品楞宽相差5倍,楞高差近3倍,那么面纸规格如果E瓦产品按A瓦产品的标准走,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费。而A瓦的产品如果按E瓦的产品走,那么,你的产品废品率会上升30%,而且模切效率会下降50%。

上面7点都是我们在确定用纸所必须的前提条件,否则,你的纸张差一点,看起,采购单价便宜了,可合格率也降下来了,效率下降了,成本反而上升了。规格小个5mm,计算该省点的,可结果造成后生产效率大幅低了,废品率大幅上升了,其结果都是成本反而提高了几倍。会管理的管理者都应该知道,效率每提高10%,那么利润率就可以上升40-50%,反之,效率下降20%,那么利润率就等于0了。

  二. 表面处理:  覆膜用的膜是用薄一点的2.0还是用厚一点的2.5, 宽幅是用刚刚好呢还是富裕一点呢。覆膜胶使用贵一点的还是用便宜一点的呢,这些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 2.0丝的膜买的时候从定量上计算,每公斤可以比2.5丝的长出200多米,但价格却比2.5的贵5-10%,折算成本几乎没什么差别。

2. 膜越薄,弹性越大,拉膜机分切时就越容易留尾膜,一旦留尾膜,就会对后面的裱纸带来极大的影响,否则,你就得再光一次边,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工序成本,同时还增加了用纸的规格。

3. 膜越薄在模切时越容易穿膜,造成废品率上升。

4. 覆膜胶价格越便宜,其粘合强度就越差,粘合强度一低就容易造成模切后压痕处脱膜,而且这种脱膜不会当时出现,要过十几个小时才出现,且无法修复,该事故非常容易造成大规模批量性的废品。

5. 低价的覆膜胶彻底固化比较慢、强度比较低,因此,作业的速度就必须降低,否则粘合状况不良,无法分切合格,因此,加工成本成倍提高。

6. 低价格的胶要想维持好的效果,其上胶量就要比高价格的胶高出至少10%以上,综合成本比好的胶成本还要高,同时降低的效率可能是比总成本本身还要高的多。

过油加工工序上,用油的价格直接关系到油的处理效果,价格低一块钱,可能干燥速度就会慢一倍,表面光亮度差30%。作业速度4000张和2000张的速度,干燥成本就会差一倍。虽然电费不会在原材料成本里支付,可每月的电费支出一分都不能少。

三. 瓦楞贴面:

瓦楞贴面是胶印瓦楞包装中最直接影响生产成本的一个关键,影响最大的的就是贴面用胶,目前所用的淀粉胶主要差别就是出胶量和粘合强度,速干效果,以及对产品平整度的影响。

1. 出胶量:

市场上对裱胶粉的出胶量(水比)大都在1:3-1:5之间,按同样价格的胶粉来计算,水比越大成本就越低,因为水几乎不要钱买,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老板所热衷的指标之一,殊不知水比越大对成品箱板的损害也就越大,因为水比越大,胶的粘度就越低,粘度越低,胶在瓦楞上的渗透速度也就越高,渗透速度一高,就会造成明显的箱片后部开胶,甚至根本就粘不了,为了保证粘得住就只能增加上胶量,要知道每增加10%的有效胶量就等于增加了40%的无用的水,增加2倍的上胶量就是增加8倍的上水量。这样一来要想达到粘的住的效果,裱出来的纸板已经不是湿度有多大了,而是水有多大了,这样的纸板你还能做出合格的产品来吗。纸张是受湿度影响变形率最高的产品,变形率是随湿度成正比变形的。再说了,增加的上胶量比水比小的胶成本还要高的多。

2. 速干效果:

对裱胶的另一个主要指标就是速干效果,速干效果应该以产品从压床里出来后,箱片的前边缘和后边缘都能粘得住为宜,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不需要考虑它粘的多结实,只要能粘的住就行,速干效果低了和高了都不好,一般都在120-180秒之间即可,过慢了前边缘粘不住,过快了可能会造成后边缘也粘不住。

3. 渗透速度:

胶的渗透速度主要和胶的粘度关系最大,粘度高,渗透就慢,粘度低渗透就快,当然也和胶里面添加渗透剂的量也有关,渗透速度越快,后边缘的开胶率就越高,开胶的宽度也就越宽,通常的渗透速度最快不得低于60秒最明显的还有一个指标的变化,渗透过快,上胶量就会上升。

4. 上胶量:

上胶量的大小对箱片的影响是致命的,一般情况下上胶量大过了30g/㎡,箱片的湿度就会超过15%,湿度越大,箱片的面纸显坑就越严重,俗称排骨。再严重点的甚至瓦楞的里纸都会满版起泡和陷坑。

这样的箱片加工出来的产品是绝对不合格的。同时,对产品的承压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上胶量越大还会引起箱片的严重弯翘,弯翘严重的箱片在全自动模切机上是无法正常作业的,因此生产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影响上胶量大小的关键因素就是配胶的水比,水比一大,粘度就降低,因此,就必须增加上胶量。

四. 原纸指标:

原纸的指标主要有里纸的耐破强度和瓦楞纸的环压强度,当然还有一项重要的指标,那就是定量。对胶印瓦楞包装来说,瓦楞片质量的好坏对后面产品生产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对单瓦楞片来说里纸的稳定性是最关键的点,比如,耐破指标低了其伸缩变化的稳定性就差,时间稍长就会发生后天的弯翘现象。耐破指标过低还会在模切时会造成暴纸暴线,让模切作业无法继续进行。定量过低和瓦楞纸搭配不合理,就会造成纵向荷叶边,而且无法修复。

原纸的指标也是绝大多数企业最喜欢做手脚的地方,以为纸张在里面人家看不到,能将就就将就吧,可知道因瓦楞原纸指标偏低造成的质量问题在胶印瓦楞包装生产中至少占60%以上的比例。

精细化管理应该从产成品的综合生产成本着手,认真分析,采购成本不等于产品的生产成本,对每一步,每一个工序都要明确到最终的成本投入。生产效率每提高10%,你的产品利润率就会提高50%,你能提高效率20%,那么你的利润率就会翻倍。同样,你的生产效率被影响10%,那你的利润率就下降50%,效率低了20%,那你的产品就等于白做。只看到眼前我买的原料价格是多少,而从不考虑生产付出的成本是多少,只看到我上机的原材料价格低了多少,却对仓库里被客户一批批退废的损失视而不见,甚至达到了麻木的地步了。为什么有些老板就是看不到:退回1万个箱子,就等于20万个箱子白做了,1万个箱子出现质量问题,那你10万个箱子的利润就白扔了,有1万个箱子需要返工,那你5万个箱子的利润就全部跳水了。一批货被退回来,那你就有可能这个月就要少供3批订单,去客户那里拉关系协商解决一次事故,仅一次餐费可能要比你抠下来的原材料成本要高5倍。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应该是把管理做到每一个步骤都没有漏洞,该省的省,该加的加,精细化管理的考核指标就是没有一分钱花的冤枉,该赚的钱一分都不会漏掉,从根本上真正做到:能赚多少赚多少,想赚多少赚多少。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看到,为什么这个时候出现工业4.0,这就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任何行业当他发展到绝地的时候,自然就会出现另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工业4.0模式就是有效地解决目前行业困境的最有效的路径。然而,如果我们还不能从观念上来改变思路,那你又如何进入工业4.0的模式呢。比如说,表面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一个小小的指标不同,可产生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本来是想节约点采购成本的,却在生产效率和品质上大大地增加了成本。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节约成本本身是对的,但不管你如何想办法,首先都必须找对路,方法正确,路子对了你才能真正达到管理上节约增收的目的,而一味地见到有一丝空子就不管死活,那你还能谈到管理吗,更何谈精细化管理呢。如果表面上达到了工业4.0的模式,车间里完全实现了自动化,可偏偏因为原辅材料的指标问题造成全自动的设备效率只有一半,那你这个4.0的模式又有什么意义呢。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