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印刷新闻 » 正文

中国制造业应该从大众事件学到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29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204
核心提示: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评论员叶檀文章称,中国有一些人在为大众抱不平,主要原因并不是大众在尾气排放上是否造假,而是因为大众与他们拥有共同的假想敌——美国。

  文章分析,大众事件在中国演变成三部曲:开始时很多国人置身事外,因为中国市场还没有对接大众以及欧洲车企的清洁柴油。网络悬挂着科普文章与经济分析,谆谆教导大家,欧美柴油与汽油车的环保、动力区别,德式傲慢与美式狂野如何相互激荡,最终大众的处境到底会怎么样等等。      越来越多的分析师报出一个个耸人听闻的天文数据,如相关的债务、预测的罚款,但直到这一步,中国市场的围观群众仍旧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第二步则是传统的苦主代入感——美国的罚款那么高,大众在中国真的那么乾净吗?有大众苦主翻出这两年大众在中国的质量新闻,如201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大众汽车DSG变速器存在安全隐患等。      有人还翻出了其他车企在中国的环保超标纪录,现代汽车3.0L胜达SUV的排放颗粒物数值超过了北京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因此北京环保局对北京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350多万元的收入处以10%的罚款,罚款金额达到135万元。      现代遭遇的也是国内首个环保罚单,而此次大众可能遭遇的巨大罚单与中国的现代罚款金额相比,结果令人比较尴尬,也会让中国消费者觉得自己的利益未能得到充分的维护。      到了第三步,事件发生了戏剧性逆转,大众事件继续发酵,对德国、欧洲经济产生持续影响,更可怕的是,原本德国制造是信用、品牌、高溢价的代名词,哪怕在美国,消费者也热衷于德国家电,而现在,德国制造受到沉重打击。      阴谋论如此泛滥,有人对美国人在这一时刻深挖大众事件的动机产生了怀疑。有人合理地从丰田车事件怀疑美国调查动机并不单纯。      2009年,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交通运输部、航空航天局等机构开始对丰田展开密集的调查,令大众相信丰田汽车的电子系统存在缺陷,足以导致汽车突然加速引发事故,并牵扯出政治献金等系列“丑闻”,丰田陷入市场信任危机。      2011年2月,美国交通运输部公布调查结果,承认并没有发现丰田汽车的电子系统存在该缺陷,今年初,美国权威《消费者报告》年度汽车品牌调查,前五名中有四款汽车为日系品牌。      也正是那个敏感的时刻,世事如沧海桑田一般,通用重新夺回全球汽车霸主地位,丰田则被拉下宝座。      眼下中欧关系整体不错,双方有密切接触。得益于中国区的销量,大众汽车超越丰田,成为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现在,美国把同样的致命一招从日本转用到德国。在今年前6个月,超越了日本丰田汽车集团的大众汽车市值大约是750亿美元,如果大众事件不停息,情况不容乐观。      文章指出,用阴谋论无法改变两个让人痛苦的事实,中国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德国制造业可能遭受沉重打击。      客观地讲,中国制造业的质量标准在全球的话语权并不大,而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更需要向发达市场学习。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一旦遭遇品牌危机最喜欢搬弄的就是“阴谋论”,而德国政府的态度却是绝不姑息——他们知道这是重新挽回本国品牌溢价的唯一手段。      文章最后说,不管阴谋论是否能严丝合缝地扣上每一个逻辑推断,但它不能在根本上让消费者与厂家赢得更多的尊重,也不能建立品牌信用。要让阴谋失去用武之地,还是要拿出视质量为生命的真正的企业精神。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