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印刷新闻 » 正文

8成食品案由职业打假人起诉 多与外包装有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834
核心提示:
讯:昨天上午,北京市二中院通报,在该院2015年审结的51件案件中,职业打假人提起诉讼的有42件,占比高达82.4%,维权主体职业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此类案件中,一半以上与食品外包装标签标示事项有关。
  
  问题多与外包装有关
  
  据北京市二中院副院长苏丽英介绍,2014年及2015年,二中院审结消费者维权纠纷二审案件分别为36件和108件,其中食品安全纠纷分别为9件和51件,共计60件。相对2014年,2015年审结的此类案件大幅增长了近5倍,在消费者维权纠纷案件中所占比例也从25.0%攀升至47.2%。
  
  此类案件中,一半以上与食品外包装标签标示事项有关,如进口食品经营者销售的食品上无中文标签,外包装标签未标示质量等级、规格、反式脂肪酸含量或者不适宜人群等信息。60起中仅有28起,消费者关注食品本身真假、添加剂是否合法、使用功能与宣称的是否一致等。
  
  此外,经营者知假售假、虚假宣传等有22起,主要表现在:一是未及时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下架;二是将食品产地错误标示,使消费者误以为所购买食品的质量等级更高,如将核桃产地标示为新疆、将茶叶产地标示为福建安溪等;三是在食品商标未被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情况下,“套牌”驰名商标;四是故意夸大食品尤其是保健食品的使用功能。
  
  职业打假人起诉超八成
  
  据统计,在二中院2014年审结的9件食品安全纠纷案件中,职业打假人提起诉讼的有5件,占55.6%;2015年审结的51件中有42件,占比高达82.4%,维权主体职业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食品安全法》规定为消费者主张价款十倍赔偿金提供了法律依据,这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消费者尤其是职业打假人维权的积极性。”苏丽英介绍,该院审结的60起食品安全纠纷案件中,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支付价款十倍赔偿金的达44件,占比高达73.3%。
  
  二中院的杨小勇法官说,法官审案中接触的职业打假人通常无业,大多来自农村或者小城镇等。他们日常就是盯着各个商家,不停寻找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商品。在短时间内,会针对同一被告、同一事由提起多起诉讼,被告均为零售商,且多为经济实力较强、社会知名度较高的大型连锁超市、百货商场。“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法律不管购买人是否为职业打假人,说明职业打假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具有一定的净化市场的作用。”杨小勇说。
  
  打假职业化
  
  食品安全纠纷案
  
  ●2014年9件职业打假5件占55.6%
  
  ●2015年51件职业打假42件占82.4%
  
  职业打假人:通常无业,大多来自农村或小城镇,盯着各个商家不停寻找目标。
  
  被告:均为零售商,且多为经济实力较强、社会知名度较高的大型连锁超市、百货商场。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