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印刷新闻 » 正文

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墓碑 26年前在大别山区被发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900
核心提示: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而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究竟何许人也,一直是史学界的焦点。直到1990年秋,在大别山安徽与湖北接壤的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麓出土了一方墓碑,才揭开了这千古之谜。

有关毕昇的历史记载,仅见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且十分简略。原文为:“庆历(1041~1048)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等274字。据此,仅知毕昇为北宋仁宗时期的一个平民,关于毕昇的生平如籍贯、家世、经历、生卒年月等均无记述,而其他稗官野史也未发现任何线索。

1990年秋,在大别山安徽霍山县与湖北英山县接壤的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麓,人们在修造水渠时,发现了一块墓碑。经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委会、湖北省文管会等单位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树青等28名专家学者鉴定,考证确认为北宋活字版印刷术发明者毕昇的墓碑。墓地西3公里处为毕家铺,南一公里处的肖家大屋传为毕宰相府,东十五公里处有宰相毕翰儒墓。相继还发现有毕昇子孙墓地。至此,毕昇籍贯、卒年(1051年)之谜揭开了。1996年4月,毕昇墓碑送至中国印刷博物馆收藏。

2015年1月10日,以这一故事为主题的纪录片《毕昇墓碑之谜》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影片于2015年1月16日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首播。

1998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和英山县博物馆将再现毕昇胶泥活字印刷术作为共同研究课题,并于2002年按《梦溪笔谈》记载的方法,用烧制出泥活字成功印刷书籍。近年,毕昇故里湖北英山县一位78岁老人冯成仁,于2012年上半年成功复原毕昇泥活字印刷流程。

《梦溪笔谈》记载的毕昇胶泥活字印刷术有274个字,用现代文标书就是: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单字,用火烧硬,使其成为胶泥活字,然后把它们分类放在木格里,一般常用字备用几个至几十个,以备排版之需。排版时,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烤。等药剂稍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就行了。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再用。

为了纪念毕昇,弘扬毕昇文化,英山县在国家和湖北省文物部门的支持下,建造了毕昇公园、毕昇纪念馆与毕昇大道等。

英山毕昇森林公园位于温泉城区。是大别山主峰跌岩而来的中支山脉最后一个高峰,也是城区的至高点,公园东临科技金融贸易开发区,南望红南经济长廊,西眺龙头工业区,北与乌云山茶叶公园相依,公园距武英高速公路仅有1公里,毕昇森林公园现有森林面积8500亩,新修公园循环公路9.8公里,建设亭阁景点31个,其中毕昇雕像、毕昇纪念馆和露天大佛、鸡鸣游乐园已接待游客。正在发掘毕昇文化内涵扩建伽兰寺,新建活字印刷长廊、仿古小区、动物园、公园宾馆、完善服务设施,建设成鄂东名园。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