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策略性问题,就“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改革使命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期限上,这一改革将至少包括整个“十三五”的前半期;在范围上,将囊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在地位上,将统领这一时期的各项改革要求和举措;在性质上,这一改革强调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三点误区
澄清模糊理念,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京华时报发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鹏文章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提出以来,因其思想深、内涵广、策略新等,在认识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和误解。“计划经济手段回归”者有之,“生产制造优先”者有之,“去产能是创新发展的前提”者亦有之。为澄清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理念,形成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思路的正确认识,先就目前具有广泛争议性的“三点误区”展开讨论。
误区一:供给就是生产,因此供给侧就是生产制造环节。
这一认识的错误在于大大缩小了供给侧的范围,将包括多个领域、多个层面、多个环节的供给侧缩小为生产制造环节。习近平指出,“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这里的“基本方面”和“基本手段”都表明,供给侧所包含的内容应是整个生产过程,是广义的、服务于整个现代化大生产的内涵,即从最基础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环节开始,到制成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到发生交易环节之前结束。因此,供给与生产的概念是基本统一的,但供给侧所包含的范围远远超过生产制造环节,至少在构成框架上应包括要素资源、价格机制(配置)、生产制造、产业组织(产业链、价值链)、市场准入(含渠道性物流)等五个环节。
误区二:改革强调总供给,因此供给体系的自我完善与创新是改革目标。
这一认识较具迷惑性,容易导致错误理解。根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的决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可见,这一改革的目标是需求,既要促进总需求规模的扩张,又要适应微观需求结构的变动。习近平指出,“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误区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去产能、去库存。
这一认识的错误有两个:一是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格局缩小,将生产制造环节的工作重点作为改革的核心;二是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十三五”发展要求进行割裂,从而强调了操作和局部,忽略了战略和整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无论是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降低企业成本,还是化解房地产库存、补齐发展短板、防范金融风险,都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决心的重要检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十三五”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改革措施,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与“十三五”的发展战略目标是统一的,创新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和支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求。
四大支柱
消费、投资、产业组织和市场体系构成改革的“四个支柱”
文章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如何认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运行框架。
我们以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规律为前提,以消费和投资作为需求侧改革的主要支撑和供给体系要适应的重点,以产业组织和市场体系建设作为供给侧自主性、创新性改革和创造新需求的主要支撑。从而以消费、投资、产业组织和市场体系形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支柱”。
第一个支柱是消费。
消费在新常态阶段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消费是总需求中的主体构成和需求结构的最大影响因子;二是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消费需求的定制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特征逐步显着;三是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着上升,对供给体系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动提出了新要求,即以差异化的供给匹配个性化的需求。
在这一消费形势下,中国在供给侧必须应对消费需求在中微观上形成的功能性消费、融合性消费和减量化消费带来的挑战。其中,减量化消费的重点和难点不在消费而在供给,即减量化将导致供给体系面临总量性和结构性的共同挤压,从而给部分产业带来难以自我调整的压力。从制造业内部看,通用性产品面临的压力大于专用性产品,而钢铁作为制造业中通用性产品的最主要代表,面临的转型压力和创新风险最大。从制造业外部看,动力供给是生产体系最重要的外部支撑,面对电力产品的同质性,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耗将形成内部替代,伴随外部需求的“减量”和内部供给的增长(如页岩油气革命等),热值高、排放少、运输储存便利的油气资源成为煤炭资源的重要替代品,从而使煤炭产业同时遭受减量化、替代化和价格竞争的三重压力,成为动力体系中风险最大和自主转型空间最小的行业。因此,将煤炭和钢铁列为市场主导、政府支持的转型行业有其重大的现实性和理论上的必要性,去产能、去库存工作的着力点也基本形成。
第二个支柱是投资。
投资在新常态下的基本特点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投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要强调低成本,即将融资成本降低,更好地促进投资的扩张;二要强调去杠杆,即大力发展股权式或股债结合式的融资方式;三要强调补短板,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四新”投资作为核心与重点。这样,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工作重点也得到了突出和强调,形成了有效抓手。
第三个支柱是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要求是:正确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的兼并重组,以创新为基础,在做“减法”的同时,做好“乘法”;重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全力促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产出特征由产品和服务分离向产品和服务融合转变;强化差异化产品的高效、灵活、有序和协同生产,将标准化产品供给的“中心-外围”模式推进到满足差异化产品供给的“分布式”、“柔性”和“模块化”等新模式,创新产业链和价值链。
第四个支柱是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新常态下的规律性表现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因此,市场体系必须做好以下三件事:能够保持企业生产的产品差异化和质量特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推进知识产权资本化进程和拓展创新领域及范围是重要的政策支撑;能够高效匹配差异化产品和个性化需求,大力提升市场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服务,建设智能化市场是满足这一要求的关键举措;能够以竞争来统一全国市场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改变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大量“需求外溢”。
五个重点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分类指导,注重精准施策
文章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提高改革效应。要加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价格体制、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领域基础性改革,抓紧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关键性改革举措。这些改革和任务凝聚到工作中,就是强调“三去一降一补”等“五个重点”。
第一,去产能。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淘汰和调整“僵尸企业”。坚持“养人”不“养企”,“补偿”不“补贴”的原则,综合采取财政、金融、产业和社会保障等政策手段,为化解矛盾、降低阻力、形成动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央财政的1000亿元的梯级奖补资金要科学、有效地运用。
第二,降成本。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将“营改增”改革的效能进一步发挥出来,适当减并税率种类结构等,激发减税和调控效果;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为实体经济让利;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确保“营改增”下的高速公路和普通过路费可以纳入运输企业的进项抵扣,等等。
第三,去库存。去库存的重点在于房地产库存的化解,鼓励居住性需求和租赁性需求的发展,彻底摒弃以投资需求降低库存的理念。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
第四,补短板。这里包括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等等。
第五,去杠杆。中国杠杆率风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层面,2016年地方政府显性债务规模将达17.2万亿元,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二是企业融资层面,载至2016年4月末,全社会贷款余额为104万亿元,为2015年GDP规模的1.54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7%,杠杆率为2.32倍。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由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分类指导,注重精准施策。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对策”“精准把握各项改革举措”“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就是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阶段,把规划做好、思想做通、制度做全、机制做优、措施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