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印刷新闻 » 正文

百万买通印刷工人,考试泄题如何遏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994
核心提示:
由于刑法修正案(九)将组织考试作弊等行为纳入刑罚之列,这一考试被称作“史上最严研考”。然而,考试第一天,即传出疑似泄题的消息,引发全国关注。

  6月6日,湖北省公安厅网安总队一级警长刘长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警方出动近120名警力,分赴河南、广东等地侦查,历时4个月,打掉11个犯罪团伙。与此同时,已查出涉案考生600多人,所有涉案考生全部被取消成绩。

  这一案件,被称作刑法修正案(九)施行以来,“组织考试作弊罪”团伙第一案。随着湖北警方的深入追踪,从窃题源头到考场,多年来隐藏其间的黑色产业链条浮出水面。

  印刷厂里用“弹弓”弹出翻拍试题

  案件主要涉及湖北武汉的王某波团伙与河南李某源团伙。

  王某波系武汉新生机教育考试培训机构负责人,从事该行业多年。早在2014年,其负责的上述机构,即因涉嫌组织替考被举报。

  2015年12月26日,全国2016研究生考试开考。有考生反映,英语开考前,即有手抄答案在网上流传。事后经核对,答案和考题一致。考生们还发现,政治考试也疑似泄题。

  此前,湖北荆州警方一直对助考犯罪活动进行跟踪追查,大量线索再次指向王某波。

  26日凌晨,警方侦获一则信号:有人在向王某波传考研试题答案。同时公安部也紧急通报,有多名犯罪嫌疑人携带考试的试题和答案,从河南到武汉进行贩卖。

  通过对王某波定位,当天上午,在武汉某考点附近的一处酒店内,警方将正在利用无线电设备发送考研答案的王某波抓获。

  王某波的答案来自陈某,而陈某交代,试题与答案来自河南李某源等人。

  当天,湖北省公安厅将从河南携带着考试试卷和答案来武汉培训的李某源等4人抓获。

  窃题的源头随之展现在了警方眼前。

  犯罪嫌疑人罗某买通了试卷印刷点的一名内部人员,许诺考后给予百万元现金报酬。2015年12月,试卷印好后,这名人员用相机偷拍了试卷,将相机的TF卡绑在类似于弹弓一样的弹射器上,弹到印刷点外,等候在印刷点外的罗某收到后,将试卷照片交给李某源。

  考研前夕,李某源凭借试卷内容,在郑州开办起楚博教育有限公司开始招录培训人员,但只招到20多名学生,眼看牟利空间不大,李某源瞄向了考试大省湖北。

  通过网络,李某源与武汉的陈某取得联系,洽谈合作事宜。

  全封闭“授课” 资料阅后即毁

  李某源团伙拿到试题后,赶赴河南洛阳,请当地某高校教师帮忙组织学生解答试题。为防止警方突袭露陷,他们又将试题中混入30%的非真题题目,形成最终对外宣称的“押题”版本。

  拿到答案后,李某源团伙迅即赶往武汉,与一些助考机构谈判卖题。

  很快,武汉几家培训结构组织了100多名人员参与培训,并答应考前提供给李某源团伙100万元酬金。

  “这些考生,与培训机构签有‘包过’协议。”刘长久介绍。前期,考生每人交两万元左右参与培训,如果考不过,钱按比例退;如果考试通过,这些学生每人再补交余款三四万元。

  一个细节可以为组织的严密写下注脚:所有的培训材料不允许带出,考生看完后统一集中销毁,并冲入下水道中。

  案件的牵出充满偶然。

  李某源团伙曾联系过武汉“新生机”王某波团伙,但王某波认为,李某源出价太高。王某波便派人潜伏至上述其他几家培训机构,佯装成被培训的学生,从中偷题。

  26日3时许,王某波收到犯罪嫌疑人胡某将偷偷从培训现场带出来的考试试卷和答案。该团伙临时将部分考生叫醒,将答案制作成小抄。这部分学生的作弊设备,被临时调换下来。

  而正是针对其他考生的无线电传输信息被警方截获,最终牵出这起惊天大案。

  刘长久多年参与打击助考行为。他介绍,助考机构一般会作“两手准备”,即考前想办法拿到真题、考中从考场偷拍到真题。犯罪团伙一般会选取多名考生,每人带多部手机进入考场,如果被发现带有手机,上交一部,往往身上还有一至两部。

  这些手机安装有特定软件,考生只需将试卷拍摄,系统会自动上传并发送至考场外,再由专人迅速分工作答,再发送进考场。而被助考机构布局在不同考点内的考生,谁最先将试题偷拍成功,就可以拿到数千元的酬金。

  警方审讯中还了解到,这也是王某波团伙长期以来的惯用手段。

  刘长久建议,公安部门与教育部门联手设立一个考试作弊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考试有关的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及涉案人员相关信息,相关助考机构、人员曾经涉案情况,均纳入其中。一旦发现有考生已不具备考试资格,方便及时处理,一旦发现有公安机关列入的网上追逃人员等,也方便及时打击。

  泄题事件不断,谁来保护莘莘学子的利益

  事实上,这已不是第一次考研试题泄露。不断流出的泄题弊案持续撞击着学子心灵。

  得知警方破获“2016年研究生考试泄题案”的消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即将毕业的文静(化名)依然有些激动。

  作为经历过这次考研的学生,她认为破案更多的是对作案者惩罚和对想作案者的警醒,“但是很多间接获得考题的学生获益依旧不会得到处理,可能我们辛苦了一年的成果比不上别人的几个小时!”

  “买题作弊的考生与没有买题的考生之间的确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不公平。”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叶显发认为,但是基于取证困难和法不责众的现实考量,处理起来的政策措施难以奏效。

  在他看来,法治健全进程走到末端的时候,考生间的公平才能真正实现,而在此之前,还需要全面加强监管,“获取试题的,有解答的,有招募培训的,有销售作弊工具的,构成了一个产业链,打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试题答案到不了考生那里,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从对每位考生负责出发,应该在评估泄题的影响程度基础上,认真启动重考,用巨大的重考成本迫使考试组织部门对考试安全高度重视,也对图谋泄题操作的机构和个人产生更大的震慑作用。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