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印刷新闻 » 正文

浏阳发现掌握木活字印刷术匠人 曾被当作封建遗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345
核心提示: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010年,中国木活字印刷术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在浏阳小河乡潭湾村发现,在修 订、印制族谱的过程中,一整套木活字印刷工具与技艺,在谱师的手中保存完好。近8万个梨木字模和这门“古老”的技艺,在这个小山村的深处,文墨飘香、薪火 相传。

  浏阳小河乡潭湾村的桥头,有一棵遒劲朝气的大樟树,它曾目送着谱师队伍一次次地远行。当年,客家人远道迁徙而来,为了留存历 史,非常注重修辑族谱,以便后人追根溯源,这成为了支撑木活字印刷技术在浏阳传承至今的最主要原因。清朝道光年间,益兴堂的创始人潘顺烈从江西学会木活字 印刷术,成为湘赣边界著名的谱师,一传就是五代。

  与现代印刷品的工业气息不同,木活字印刷出的族谱,字形清隽,版式古朴,翻开后,纸墨清香扑鼻而来。浙江瑞安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很少有人知道,同样的手艺,在浏阳小河乡,同样保存完好。

  窄窄的小道盘山而上,我们寻到小河乡潭湾村黄平片山枣坑,技艺传承人潘根业的老宅。潘氏父子三人,正收拾着屋前坪,字盘器具一字摆开,老宅瞬间变成一个 古意的活字印刷工坊,木料房、字坯制作间、刻字桌、印刷台、分册室、装订桌,堂屋里的架子上摆满了字盘,一切井井有条。

  潘家谱师班师傅们分工合作,锯梨木板,做成字坯后,吴汉涌师傅细细刻着阳文反文字模,潘根业与大儿子在堂屋,一个拣字,一个在印盘上排版,然后刷上墨汁,覆纸,印版,77岁的吴代凡负责校对勘误。最后分册折页,裁切装订,盖印编号。

  宅院中,屏息静气,滴滴汗水落下,手艺人用独特的静默与专注感动着每一个观看者。

  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被当做“封建遗存”,潘家班藏匿了字盘几十年。直到1989年江西万载林氏寻来请修谱。老谱师潘绍初领着几个后生,挑着字盘就出发 了。那个两千人的大屋场,开启了潘家谱师长达六年的家谱印制黄金时代,老宅也是拿修谱的收入建起的。潘老已于1999年过世,今天我们见到的谱师队伍,就 是他当年带出来的。

  那几年,他们足足修了26个宗族的家谱,谱师队伍最多时达到20多人。大屋场一个族谱一修就是30本,得刻3000个版,工程浩大。小的也有10本左右。粗略统计,潘家谱师队至少刻过2万个版,存下了八万个字模。

  族谱一般三五十年一修。平时,谱师班的人四散谋生。手艺精湛的潘根业和吴汉涌,心里始终不甘活字印刷术在自己手里失传,生意红火的时候铆着劲做手艺,闲时转作他行,却深埋希冀。

  与隔壁的张坊镇古山贡纸一样,潘家班的木活字印刷术,会被越来越多的目光所关注。在这信息汹涌的时代中,同样会有人愿意放慢脚步,致敬传统与匠心。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