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印刷新闻 » 正文

40多位国际学者研讨“印刷术来自东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25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485
核心提示:
雕版印刷,是扬州的世界级“非遗”项目之一,扬州自古以来,也是雕版印刷业的重要区域之一,清代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友好交往,共同研讨古代雕版印刷价值、保护、传承和利用,近期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韩国国学振兴院联合在扬主办“东亚古代雕版印刷与版片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及越南的40多位专家学者,以“印刷术来自东方——东亚传统印刷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主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历史渊源:东亚印刷术推动世界文明,影响力延续至今

  南京图书馆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徐忆农介绍,东亚是印刷术的诞生地和成长地,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看,东亚古代的印刷术大致可分为雕版、活字与套色三种印刷术。“雕版印刷至少在中国唐代就已出现,在15世纪中期德国谷登堡研制出铅合金活字前,是世界范围使用最广泛的印刷术,当时欧洲正处于中世纪。”

  在古代中国,图书长期是以雕版印刷术为主,抄写为辅,而活字印刷术在发明后的几百年中,虽时时有人运用并改进这项技术,印出的书籍却很有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技术水平上存在一定问题;再如中国古代活字许多为用原生性木材镌刻而成,不如金属铸造活字能产性强,阻碍了活字印刷术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再加上中国汉字繁多,制字、存储、拣字、归字均费时又费力,活字印刷不如雕版印刷术方便快捷。活字印刷术不能保留整版,常常是随时需要随时排印,对于经常有需求的图书,可反复刷印的雕版要方便得多。

  徐忆农表示“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印刷术,传于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东亚汉文化圈,最后很有可能传至欧洲。自传入异域后,在外邦智者的努力下,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传播知识与思想的手段之一,从而推动包括近现代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文明向前发展。”

  中外交流:雕版是从中国传入韩国

  韩国国学振兴院院长李龙斗在会上表示,“雕版不仅仅是印刷工具,它本身就是伟大的人类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正是认可这样一个观点,将扬州的雕版印刷指定为人类文化遗产。他强调:“始于中国的雕版印刷不仅传播到了韩国,也传播到日本和越南,对文化的普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虽然现在电脑印刷已经取代了雕版印刷,但是雕版不仅应作为过去的遗物看待,而是要考虑怎样继承和保护它。

  现存价值:雕版印刷仍有保存意义,现代社会三种用途

  传统的雕版印刷业至今已有1500多年,经历了初创、发展、繁盛、衰落阶段,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于上世纪中叶随着现代印刷业兴起悄悄退出历史舞台,本世纪初各国纷纷将其列入世界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相反的是现代社会却更依赖传统雕版印刷品传承雕版印刷文化。主要需求至少有三方面:一是作为收藏品的需求。传统雕版印刷品作为收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二是作为观赏品的需求。传统雕版印刷品本身凝聚了几千年的艺术创作成就,雕版印刷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操作,所印作品个性特征很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三是作为适用品的需求,雕版印刷品完全可以,而且正在与现代生活用品相结合,成为现代社会人日常生活用品。

  遗珠重现:扬州馆藏雕版版本将重现于世,具有重要意义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文博馆员田野介绍,该馆馆藏民国刻《丧礼郑氏学》雕版,是清末礼学名家张锡恭的遗著。原书当年未能完成,手稿现藏复旦大学,无印本行世。此书是张锡恭研究“凶礼”,也就是跟凶丧有关的一系列礼节的精华,是清末民初士大夫沟通汉宋、传承经典的重要撰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扬州将完成此套版片的修复和刷印工作,让张氏遗珠重现于世,在版本文献学、礼学研究、哲学、学术史和文化史研究领域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