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业要正确认识大数据
“一个客户打电话订购比萨,客服人员马上报出了他的所有电话和家庭住址,甚至还准确定位出他正在离比萨店20分钟路程的地方骑着一辆摩托车……”这其实就是大数据对个人信息搜集与再利用的结果。参加研讨会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匡文波举的例子虽然是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但足可见大数据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匡文波介绍,机器人写新闻就是一项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应用。但是,由于机器人写手没有感情,只能生产出“冰冷”的作品。匡文波认为,大数据重构了传媒行业。但是大数据却不是万能的,它存在种种问题和隐患,需要人们对其进行理性对待。
“出版业与大数据紧密相关,但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出版业选择坚守或者变革,要根据企业自身优势和发展战略来决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认为,出版单位在提“大数据”时,应首先想清楚是否会真正用到这些系统去改变现有的内容生产模式。“如果一个从事出版的企业,它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就是出品装帧图书,古色古香,有收藏价值,那它就没有必要做电子图书。”张立认为,坚守就是要坚守住内容,做好内容产业往知识产业上转型。变革就是“跨界”,愿意用新思路、新方法,把内容产业做大、做深,做得更有价值。无论选择坚守还是变革,都有成功或者失败的可能。
数字出版人才需全方位培养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高校对出版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创新与变革。”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王关义认为,目前一大批出版单位实现了转企改制,成为独立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出版产业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种需求也将在出版人才培养方案中予以体现,因此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这种需求要求这些人才既要具有文学素养,又要懂得策划、编辑、校对、出版、发行、网络、计算机以及摄影等方面的技术,还要具备营销素养和成本知识。
王关义认为,从学校层面讲,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考虑出版业发展对知识的新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加强人文素养、信息技术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培养,要充分考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现实,注重科技与文化融合、文化与艺术融合、科技与艺术融合以及科技与管理融合;加强学校和出版单位的深度融合,要聘请出版行业的资深专家、甚至是那些长期在出版单位工作,积累了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出版家、老编辑、老记者等加入高校队伍中,以弥补教师队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的短板约束;要延伸高校人才培养的链条,把实训环节延伸到校外,使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进入出版企业和新闻单位,进行实战训练,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将“读者”变为“用户”
“虽然现在整个报业依然是跌的趋势,但仍然有好的传统媒体逆势而上,连续多个季度利润呈上扬趋势。因此报业要寻求适合自己的突破发展之道。”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成勇介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报纸出版出现全方位下滑,全国43家报业集团,其中31家营业利润出现亏损,较2014年增加14家。
“报业发展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阶段,但国外的《纽约日报》《华盛顿邮报》,还有国内的浙报集团、上报集团等都实现了利润的增长。浙报集团通过多样的资本运作,去年利润高达6亿元。”刘成勇认为,融合发展是目标,复合出版是工具,聚合数据是条件,复合人才是根本,和谐生态是路径。目前对于报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将“读者”变为“用户”。以前报业把服务的对象称之为“读者”或者“受众”,而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叫做“用户”。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有无互动、沟通的关系。
刘成勇认为,互联网时代要求把用户找到、聚拢住并服务好。这点做好了,纸媒的转型才能称作是成功的。
跨界要坚守好本业和责任
“如果一部长篇小说卖了20万册,已经是很畅销了。但从融合发展角度来说,这部小说开发得远远不够。它可以被拍成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一部网剧,里面的IP也可能做成网页游戏,甚至可以建成一个主题公园,实现更高收益。”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认为,出版业总是止于图书内容,产业衍生链太过简单,不懂得与作者和市场经纪人打交道,这是出版业目前跨界的主要问题之一。
同时聂震宁提醒说,出版业内容生产注重完整性和严肃性,但是一旦跨界,就有可能破坏内容的完整性和严肃性。面对跨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出版业首先要积极面对跨界,认清使命和责任;其次跨界是一个规律,在跨界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受利益诱惑,忘记了本业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