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课程有多火?最热的10选1
2013年,万向学院将国家级非遗项目“杭州雕版印刷技艺”“五常十八般武艺”和省级非遗项目“西溪小花篮”等课程作为特色公开课,纳入高职课程体系,将非遗传人引进学校,建立专门工作室,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非遗进课程”。目前万向职院已培养了400多名非遗相关人才。
万向学院非遗基地负责人殷锐说,作为公选课的这三门特色非遗课程,主要面向大一、大二学生,但想选上也是有难度的,“要进行面试,看学生是否热爱非遗文化,能否坚持学下去。”近两年,这三门课非常火爆,选的学生特别多,有的甚至要10选1。
比如很受欢迎的“五常十八般武艺”。殷锐说,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口传心授,手把手教,因此三门课都是不超过20人的小班教学,但由于“五常十八般武艺”太受欢迎,所以开了40人的大班。“五常十八般武艺”班的同学,还获得了多项省市传统武术比赛一等奖。
其他各市属高校也在非遗传承教学的各领域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浙大城市学院的“一河串百艺”项目团队研发的“竹语伞”,获得“IF”“红点”大奖;杭师大钱江学院陈设工艺设计专业着力于传统工艺传承,对杭州刺绣进行保护和传承;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西泠印社进行战略合作,以“道”、“器”、“术”三位一体为重点,集聚高等院校、企业机构、非遗传承人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金石篆刻等五个非遗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非遗教学成果。
鼓励更多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
近几年来,杭州市属高校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传承工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传承与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紧密结合,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在当天的成果展上,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毛伟民表示,“十三五”期间,各市属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学工作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他指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文化育人,一个是工匠精神。“一是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育人中的作用,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二是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
此外,毛伟民还提出,围绕这两个载体的建设,应该有更多的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面向广大学生,将非遗传承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让更多学生学习非遗大师精湛的技艺,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