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10  来源:www.51zywl.com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372
核心提示:纸引未来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林业发展内生动力的需要,将有效提高林业综合效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市场需求引领下的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任务是扩大产品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是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核心环节是优化产品供给结构。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统筹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供给,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纸引未来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林业发展内生动力的需要,将有效提高林业综合效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市场需求引领下的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任务是扩大产品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是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核心环节是优化产品供给结构。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统筹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供给,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做好“加法”,积极扩大林业有效供给
 
  做好“加法”,核心是补齐短板、发挥优势,从而增加供给总量。一是补齐生态短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评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生态产品是当前最为短缺的公共产品,为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将“农村增绿”作为重要任务。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是林业作用发挥之本,必须始终保持生态优先的战略定力,着力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夯实经济发展的生态本底。二是增加木材供给。在发达国家,人工林是木材供给的主体,澳大利亚用占森林面积1%的人工林提供了总采伐量的50%,新西兰用不足全国森林面积17%的人工林,生产出占全国总量95%的木材。要切实加大人工林培育,发展壮大珍稀树种、速生丰产林、乡土大径材等优质林木,加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三是做强优势产业。林产品生态性和地域性强,木本油料、木本药材、竹原浆纸、竹木家具等林产品深受欢迎,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把握市场需求,差异化确定发展定位,有利于增加优质林产品供给。四是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推进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森林体验、森林食品、生物提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新材料、新模式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要大力发展竹纤维、竹炭、压力管道等新产业,推进“互联网+”现代林业行动,做大林业个性化服务产业。
 
  做好“减法”,着力防止林业无效供给
 
  做好“减法”,目的是通过减量化生产来增加有效供给。一是去库存去产能。林业产能过剩虽然没有房地产、钢铁、玉米等突出,但也存在区域性、阶段性过剩。人造板、板式家具等低端产品需求下降,导致一些中纤板、刨花板、竹浆产品积压,部分企业经营艰难。提高林业供给质量,必须化解过剩产能和库存产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利用的加工产能与工艺设备,稳妥处置林业“僵尸企业”。二是消除重复建设。一些地方不注重区域特色,市场调研不充分,盲目发展同类林产业,导致林产品同质化竞争,形成产品滞销或果贱伤农。一些地方绿化频繁改换树种,原地“翻烧饼”,或者片面追求一夜成林的“高大上”,浪费了人力财力。要通过科学规划,优化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布局,推进区域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三是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农资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林业机械化应用不足,林业生产成本偏高,导致部分林产品价格偏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必须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推广应用,推动因价格导致的无效供给转化为有效供给。
 
  做好“乘法”,加快实现林业供给倍增
 
  做好“乘法”,关键是通过创新驱动来提升有效供给效益。一是提质量。我国9.26亿亩人工林,平均每亩蓄积只有3.26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林业发达国家的1/5—1/10,这既是突出问题,也是最大潜力。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成果和标准化应用,提高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创品牌。与农产品相比,林产品品牌不多,林业原产地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森林食品等基地建设有待加强。需要强化品牌意识,推进区域性品牌共创共享,提升品牌林产品市场占有率。三是拓空间。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每个树种都是潜在的产业体系。四川利用竹资源开发的竹家具、竹地板、竹编、竹笋、竹画等系列竹产品,使竹产值占全省林业总产值7.6%。我国山区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90%,分布着6000多种经济植物、丰富的野生动物和森林景观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做好“除法”,有效破除林业供给瓶颈
 
  做好“除法”,重点在于去除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等障碍。一是完善经营机制。中央实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核心在于破除土地利用的制度性障碍,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国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也有利于经营主体自主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珍贵用材林、森林食品、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合理优化种植结构。二是推进金融创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难度很大,林业投入必须更多地依靠市场。要抓住中央推动金融资本向农业农村倾斜的机会,认真研究银行优惠贷款项目,完善林业补贴政策,加快推进金融资本投入林业建设。三是深化简政放权。当前,林业管理一些规定还比较僵硬,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优化林业发展环境,切实把该放的放开放活。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薄弱是制约林业供给的重要因素,例如通过修建林区公路,至少可节约生产成本30%。要整合利用相关资金,加快改善林区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条件,打通林业生产“最后一公里”。
 
  总之,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四则混合运算”。要兼顾生态和产业,平衡保护与发展,统筹数量与质量,协调政府和市场,努力培育林业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更多政策法规,更多共享服务,尽在纸引未来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