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王沟村人世世代代以手工造纸业为生。走进刘王沟村,到处都是手工造纸的作坊,作坊里都供奉着造纸业的先祖——蔡伦祖师的画像,画像两边有一幅对联,上写:祖师圣德千秋颂,池中取宝万古传。据68岁的王福顺老人讲,自家祖孙三代都以造纸为生,他19岁开始造纸,已有40多年时间,即使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也都不知道他们的手工造纸工艺是从何时传承下来的。
说到这里,王福顺老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在当地流传的关于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传说。传说蔡伦有一次骑马出行,走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给马喂草料。休息的时候,马饿得实在受不了,就把拴马的缰绳咬到嘴里不停地咀嚼,麻绳在马嘴里越嚼越烂,但毕竟不是食物,咽不下去,嚼了半天还是把它吐了出来,正好吐到了蔡伦的衣服上。蔡伦一看,这一团麻纤维呈网状,跟自己的衣服一样平整,由此受到了启发,如果能用这种旧麻绳捣烂做成这种网状的东西来代替丝绸写字,岂不便宜得多?于是他马上回家找了一堆废麻绳,放在石臼里,倒上水,用一根木棍把麻绳捣得稀烂,然后把捣烂的麻纤维均匀地摊到一块丝绸上晾干,于是世界上第一张纸就这样诞生了。但是这毕竟只是一个传说,跟刘王沟的造纸术根本沾不上边,为了探究刘王沟村的造纸历史,我们翻阅了有关资料,终于从中发现了端倪。
翻开旧《临县志》古迹卷,上载:“刘王庙,县治南45公里刘王沟,相传刘渊引兵过此地,有德于民,土人立庙祀之。”
刘渊(?-310年)即汉光文帝,匈奴人。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十六国匈奴汉国的创立者,于304年起兵反晋,在左国城(今方山县南村)建都。距左国城西约30公里的刘王沟,也是刘渊统治的地盘。据说刘渊曾领兵驻于该村,在驻守期间,与村民鱼水相处,帮助村民办了不少好事,深受村民爱戴。刘渊去世后,村民为了纪念他,特将村名改为“刘王沟”以垂千古,并建了刘王庙进行祭祀。
刘王庙的正门是一个石拱长洞,洞顶是戏台,戏台正对面是正殿,一排5间。正中一间供奉刘王,东边两间连为一体,里面供奉龙王,是村民祈雨的地方,西边两间也连为一体,供奉的则是造纸先圣蔡伦的塑像,两边的壁画反映的是蔡伦发明造纸的内容。据村民讲农历三月十六为蔡伦的生日,十月初十为蔡伦的祭日,刘王沟村家家户户都在造纸,故供奉蔡伦保佑,每年三月十六在刘王庙唱戏纪念,十月初十上庙祭奠。刘王沟村人将刘王和蔡伦一同供奉,时间大约为公元3世纪初,即蔡伦去世后的200多年时间,刘王沟村人至少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了手工造纸。由此可以推算出,刘王沟人造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
刘王沟村人造纸也有着光荣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0师在兴县成立了晋绥边区政府,创建了晋绥抗日革命根据地。为了解决当时晋绥抗日军民的穿衣吃饭问题,保证部队的物资供应,中共晋绥分局决定在原兴县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了西北农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根据地第一个中央银行)并发行西北农民银行券。西北农民银行券由兴县洪涛印刷厂印制,但兴县当时没有造纸厂,于是在有着千年造纸历史的临县刘王沟村(一厂)和榆林村(二厂)建了红油造纸厂,生产印钞纸,用以满足印制西北农民银行券的需要。今天,刘王沟仍有当年在红油造纸厂工作过的王金喜和刘存福两位老人健在,均已年近90高龄。据王金喜老人回忆,当年自己曾经是红油印刷厂的技术工人,当时生产印钞纸用的原料是优质麻(也曾用过桑树皮),经过小毛驴拉的石碾慢慢碾成浆,再经过十几道工序的加工生产出印钞纸。成品印钞纸运送到兴县后,由在洪涛印刷厂工作的刘清海(刘王沟村人,已去世)同志负责检验并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