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科学家中的佼佼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他也是科技创业者中的“领头羊”,其2009年带头成立的中科纳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步入成长的“快车道”。他将纳米科技的最新成果与传统的印刷制版技术相结合,在绿色印刷制版领域,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从科学家到创业者
1969年3月,宋延林出生于中原大地。1989年,他毕业于郑州大学;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此后,他一直在中科院化学所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宋延林在其从事的信息功能材料、光子晶体制备与应用、绿色打印印刷材料与技术研究等领域,近年来先后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被他人引用2000余次,部分研究成果获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和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曾经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等。
为什么选择绿色制版技术?为什么选择创业?在宋延林看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十余年前,国内市场上的打印墨盒几乎是清一色的国外品牌,价格很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863”计划支持了宋延林等人,试图自主开发出有国际水平的打印墨水和墨盒。
最终,宋延林成功了。他开发的产品,其价格几乎只有国外品牌的十分之一。因为在打印耗材研发方面的贡献,宋延林当选为中国计算机耗材行业协会副会长。
项目结题,完成任务的宋延林本可以继续申请下一个课题,但随着他对传统印刷行业的了解,他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核心技术被国外所垄断的行业。
自己能不能做点什么?宋延林由此想到,是否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和传统的印刷技术相结合,对它进行改造升级。
宋延林的团队曾经向他提出质疑:如果他的思路可以,为什么国外的大公司不做?
宋延林认为,就像数码照相技术,最早是柯达公司研发出来的,但由于与其核心感光材料产业冲突,柯达最终并没有在数码照相领域引领产业。印刷行业也是如此,柯达、富士、爱克发等国际巨头都是靠感光材料起家,面对非感光的新技术就很难取舍,“而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经过艰苦摸索和不断创新,宋延林等人最终顺利研制出纳米材料绿色制版的第一台样机。
2009年11月,中科纳新注册成立。这一年,宋延林进入不惑之年。从一名从事科研多年的“老将”摇身一变成为创业领域的“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