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纸业新闻 » 正文

韶关山村仍延续\"蔡伦造纸术\" 土纸适合包烟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2-25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423
核心提示:

  备料阳春三月,山里人从山上砍下顶叶刚变硬的嫩竹,劈成段,夹杂石灰,用禾草遮盖,灌水封严。

  捣浆浸泡1个月,捞起竹片,改用净水泡。再经过3个多月,竹片已浸腌靡透,将浸腌透的竹片放入大桶中,捣成竹浆。

  抄纸将竹浆用力搅匀后,双手端着篾帘在浆水里有节奏地推捞,然后捞起篾帘,顺手反转,一张湿漉漉的纸就成型了。

  烤纸将已压干水的纸小心地用竹夹掀起一角,然后用毛刷托住糊贴在焙笼的光面,再来回熨平。

  羊年拾“遗”

  1800多年前,发明家蔡伦制成“蔡侯纸”,造就了中华民族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如今,在现代造纸术已广泛应用的今天,在韶关市始兴县极少数的几个小山村里,仍保存着“既古又土”的古代皇家造纸法,其所采用的原料、工具、工艺流程都几乎与1800年前的一般无二,被誉为造纸业的“活化石”。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种造纸法承袭的几乎完全是蔡伦的造纸技艺,而当年蔡伦造的纸多用于皇家,所以这种方法又被称为皇家造纸法。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山里人有了自家的毛竹林,土纸生产也迎来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仅岭头村便有纸厂50多家。那时每逢墟日,一大早,在岭头与文路两村会合的道路上,可看到浩浩荡荡担着土纸出来卖的“大部队”。可惜如今盛况不复,冷清的村落里,只有几个角落还传出寂寞的“哗哗”抄纸声。

  年过七旬的村民李君汉自幼便跟着父母学造纸,在他的记忆中,制造土纸曾是彭洞村民维持生活的主要依靠,每逢春秋两季造纸的黄金季节,全村男女老少都待在纸厂里造纸。那时,每次父母与其他村民一道用扁担挑着土纸下山去卖,傍晚时分,李君汉就跟其他孩子们守在村口等着父母归来,父母们不仅会从山下挑回大米油盐,有时还会带回一些麦芽糖。

  土纸虽“土”,但因其纯自然生产无污染,一直是农村生活用纸、甚至医院婴儿出生用纸的首选,可以说,当地村民千百年来都是裹着土纸出世的。这种土纸还具有墨水写字不褪色的独特效果,当地人100多年前写下的地契今天看来仍浓黑如初。有烟民用它来包裹烟丝,抽烟时会有满嘴竹笋的清香。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