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发布了名为《穹顶之下》的深度调查纪录片,该消息在互联网上引起了爆炸性的传播,让雾霾治理再一次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也公开表示,认真地看了柴静的纪录片,并给其发短信,对她表示感谢。感谢她唤起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全国政协委员们也都对雾霾治理纷纷建言,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毛蕴诗呼吁,建立企业、政府、社会联动的环保常态机制,同时,完善环境治理的税费制度,建立生产、销售、回收处理和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机制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则指出,大气污染不是一个省的问题,与全国各地密切相关,当务之急全国应该出台排污、治污的统一的、基础性的制度,同时,应该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超标排放的企业就要严厉处罚”。
除环保部官员的重视,政协委员们的积极建言外,上述纪录片中,多位受访专家在谈及雾霾治理时,均提到了能源体制改革。
事实上,不仅仅该报告中提到这一点,近来能源领域的各种举动也预示着能源体制改革的到来,特别是时值“两会”,能源体制的改革信息频现,将使得“两会”中,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
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天然气价格改革通知,决定自4月1日起将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全面理顺非居民用气价格,同时放开直供用户用气门站价格。其中,通知还要求积极推进交易市场建设,引导放开价格的气量进入交易中心交易。
这在业内专家看来,发改委此番打出了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一方面将部分天然气价格放开,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交易市场建设,为这部分气源提供公平竞争的交易平台。交易市场的建设将改变现有天然气生产、贸易模式和体系,有助于打破垄断,倒逼能源体制改革。
这被看作是能源体制改革的预热,那么,接下来的改革将如何继续深化?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能源革命主要是解决能耗过高的问题。现在的能源革命没有对能源供给材料进行革命,效率低。并且能源革命要从产业经济进步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单从环境突破这个方面来说。
经济学家宋清辉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也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落地的行动之年。柴静《穹顶之下》在两会前夕将矛头直指中国的能源体制改革,毫无疑问会引爆市场对能源体制改革的关注,甚至可能会推动多年停滞不前的能源体制改革空喊口号阶段和具体措施一直没有形成详细共识的格局。
宋清辉还告诉记者,从目前形势看,2015年中国能源体制改革面临着很多有利因素,预计,今年非常有可能首先会在能源行业准入和行业结构、价格形成机制、政府调控和监管等方面入手,出台改革一系列措施,然后再在某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最后他指出,能源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同样不容小视,如能源体制改革面临着降低能源消耗与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矛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动荡的矛盾等。整体来看,我国已提出很多年,但是目前改革仍旧限于某一部分,没有形成系统性和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