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纸业新闻 » 正文

美联储正式宣布加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339
核心提示:昨天晚上,大洋彼岸的美联储传来了等候已久的消息美元正式加息!这是2015年全球最大的经济事件,也将对中国未来经济走势、投资机

 昨天晚上,大洋彼岸的美联储传来了等候已久的消息——美元正式加息!这是2015年全球最大的经济事件,也将对中国未来经济走势、投资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10段话,对你了解这一事件将有所帮助:

1、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之后,美国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息、增加货币供应量。随后,美国率先完成了新一轮工业革命(以页岩油为代表的能源技术革命,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以3D打印为代表的制造业革命),经济开始复苏,就业好转、通胀率回升,因此需要结束超低利率时代。

2、金融风暴之后,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了货币供应量。这些美元被创造出来之后,为了获得高回报,纷纷流向全球各地,带来全球流动性的泛滥,美元贬值,创造了大宗商品的牛市。近两年来,情况开始反过来。资金开始回流美国,于是美元升值,大宗商品陷入熊市,全球出现通缩迹象,多数货币出现贬值。

3、1982年以来,美联储共经历了五轮加息周期。但对于中国来说,这次情况最为特殊:第一,这是人民币升值潜力被充分挖掘之后,遇到的一轮美元加息;第二,这是中国在面临增长模式重大变革的时候,遇到的一轮美元加息;第三,这是中国在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的情况下,遇到的一轮美元加息。所以,这轮加息对中国影响之大,史无前例。

4、美国从逐步结束量化宽松,到开始加息,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政策决策过程高度透明,所以全世界都有比较充分的准备。其影响,已经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得到了充分的消化,所以当加息真正到来时,市场反而把它当做“靴子落地”。

5、但近期全球大宗商品、汇市和股市回稳,不代表美元加息的影响已经结束。这轮加息周期可能长达5年,到2020年才结束。所以,投资市场的狂风骤雨仍然可能会再度出现。

6、在美元进入加息周期之后,一批经济脆弱的国家,随时可能成为“黑天鹅”。这里面多是经济发展阶段滞后的资源输出国,比如巴西、智利、委内瑞拉、马来西亚、沙特、俄罗斯;还有债务率偏高的国家,比如韩国。

7、一般预计,在此次加息之后,美联储2016年还会加息3到4次。今年6月,美联储工作人员摆了一个乌龙,将其绝密的内部预测公布在网上。根据这个预测,2015年底美国基础利率为0.35%,2016年底为1.26%,2017年底为2.12%,2018年底为2.80%,2019年底为3.17%,2020年底为3.34%。

图片说明:上面两幅图,是美联储对未来利率的预测,本来不该公开的。

8、由于中美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所以人民币近日结束了跟美元的直接挂钩,汇率出现了贬值。目前的贬值仅是初步的,在IMF给中国设立的“人民币纳入SDR”过渡期结束之前(2016年9月30日),人民币跟美元的汇率或将贬值到7:1左右。

9、未来,如果中国每年的广义货币M2增速(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印钞速度”)继续快过GDP增速6到7个百分点,则人民币对美元需要美元都贬值5%左右。正是因为货币供应量一直偏快,所以人民币计价模式下,中国大城市的房价很难下跌。

10、由于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资本市场没有真正对外开放,IPO注册制改革或将保留“中国特色”,再加上稳增长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强,所以国内楼市股市跟国际市场联动度有限。至少在两三年内,中国仍然有“关起门来玩泡沫”的条件。但在汇率问题上,需要向市场低头,否则中国的外汇储备将逐渐消耗殆尽。

美联储史上五轮加息,中美股市发生了什么?

第一轮加息周期为1983.3—1984.8,基准利率从 8.5%上调至 11.5%

当时,美国经济处于复苏初期,里根政府主张减税帮助了经济的复苏、制造了更多工作机会。

1981 年美国的通胀率已达 13.5%,接近超级通胀。1980-81 年间经济处于极端的货币紧缩状态,试图积压通胀,而通胀率从 1981 年的超过 13% 降至1983年的4%以下。

第二轮加息周期为1988.3—1989.5,基准利率从 6.5%上调至 9.8125%

当时,当时通胀抬头。

1987 年“股灾”导致美联储紧急降息救市。由于救市及时、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不大,1988 年起通胀继续上扬,美联储开始加息应对,利率在 1989 最终升至 9.75%。

此轮紧缩使经济增长放缓,随后的油价上涨和 1990 年 8 月份开始的第一次 海湾战争相关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使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第三轮加息周期为1994.2—1995.2,基准利率从 3.25%上调至 6%

当时,市场出现通胀恐慌。

1990-91 年经济衰退之后,尽管经济增速回升,失业率依然高企。通胀下降令美联储继续削减利率直到 3%。

到 1994 年,经济复苏势头重燃,债券市场担心通胀卷土重来。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从略高于 5%升至 8%,美联储将利率从 3%提高至 6% ,使通胀得到控制,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

此次加息也被认为是导致此后97 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第四轮加息周期为1999.6—2000.5,基准利率从 4.75%上调至 6.5%

当时,互联网泡沫不断膨胀。

1999 年 GDP 强劲增长、失业率降至 4%。美联储将利率下调 75 个基点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后,互联网热潮令 IT 投资增长,经济出现过热倾向,美联储再次收紧货币,将利率从 4.75% 经过 6 次上调至 6.5%。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和纳斯达克指数崩溃后,经济再次陷入衰退,“911 事件”更令经济和股市雪上加霜,美联储随即转向,由次年年初开始连续大幅降息。

第五轮轮加息周期为2004.6—2006.7,基准利率从 1%上调至 5.25%

当时房市泡沫涌现,此前的大幅降息激发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

2003 年下半年经济强劲复苏,需求快速上升拉动通胀和核心通胀抬头,2004 年美联储开始收紧政策,连续 17 次分别加息 25 个基点,直至达到2006 年 6 月的 5.25%。

直至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再次开始降息至接近零的水平,直至今日。

从过去五轮加息周期中不难发现,当前的加息背景与过去颇为迥异——

美国根本未出现通胀加剧的迹象,此外,当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增速都低于历次美联储加息时点的水平,历次加息时的美国名义 GDP 增速都高于 4.5%,然而IMF此前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由3.1%大幅下调至2.5%,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速也不断呈现放缓态势。

中美股市在加息前后表现如何?

当前,由于全球股市刚刚经历了一波“巨震”,因此对于加息的冲击显得战战兢兢。

不过一般而言,加息的基础是经济复苏,即使股市在短期或因此产生波动,但只要经济后期继续改善,企业盈利预期回升,股市可能进一步转好。

根据招商宏观此前的报告(下文称“报告”),历史数据显示,在美联储加息前夕,美国三大股指基本仍处于上涨之中——83 年和88 年两轮首次加息均未改变股市的上涨,这可能与当时美国经济的高增速有关。

但在 1994 年以来的三轮首次加息中,美国股指中标普 500 和道琼斯指数在加息前后的一个月、 一季度中均呈下跌趋势,唯有代表先进科技与创新的纳斯达克指数曾实现过小幅上涨。

眼下,各界对于“美股见顶”的预期升温,不少基金经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6年的QE已经透支了美股上涨预期,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且PE已经较高。”

9月2日,摩根士丹利下调了对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的增长预期,降幅为3%,从原先的2275点下调至2000点,这主要出于对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预期走高以及美联储至2016年将加息数次的考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表示:“在我看来,一个泡沫似乎正在形成。自2009年以来,基本上来说股价已在六年时间里上涨了两倍;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股市估值的信心正在丧失。”

席勒还指出,美联储本周加息与否是非常关键的,并补充道“想要为股市的任何下跌测定时间都是不可能的”。可见,美股对加息的反应令人颇为好奇。

对中国股市而言,尽管尚未开放资本帐户的中国受加息影响有限,但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也不妨一探历史。

报告指出,1994 年以来的三轮首次加息中,上证指数在首次加息后的 1 个月内都是下跌的,首次加息后一季度的表现也不佳,不过这可能和中国的国内因素关系更为密切, 因为在 1994 年、2004 年时,即使美联储加息前上证指数也处于下跌之中。

不过,1999 年中国股市曾经在前期暴涨,在 7 月开始调整,美联储加息可能是催化因素之一。

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不断震荡探底的过程中。

9月15日,多空双方开启3000点保卫战,最后仍是前股跌停,无一板块幸免;

然而到了9月16日,上证综指收盘报3152.26点,暴涨4.89%,成交额2820亿元。

市场各方仍在猜测国家队是否介入、2850是否能成为一个铁底等。

比起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投资者在A股市场巨震后如何重新学会敬畏市场、不断向价值投资过渡,或许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前主席特纳勋爵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特纳指出,“官方不应该刻意鼓励股价上涨,且无论是推高股价还是防止股市下跌,二者都不可取。当然如果没有前因,就不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且大幅股市波动有碍政府信用。”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