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纸业新闻 » 正文

“爱·永不停纸”再出发 关爱百岁抗战老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723
核心提示:11月30日,《第一财经日报》携手APP(中国)、APP(中国)生活用纸及旗下品牌清风举办的爱永不停纸老兵送纸活动来到了苏州颐和家园护

11月30日,《第一财经日报》携手APP(中国)、APP(中国)生活用纸及旗下品牌“清风”举办的“爱·永不停纸”老兵送纸活动来到了苏州颐和家园护理院,在那里,我们见到了百岁黄埔老兵郑铭新。

今年是郑铭新老人在护理院居住的第五个年头,他的房间宽敞明亮,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肆意地洒进来。去年郑老先生正是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百岁生日。

虽然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但当我们在床前问好时,卧床的郑铭新仍然用乡音说了三个字:“河南人”。

百岁老兵的戎马生涯

郑铭新原名郑书绅,1916年出生在河南杞县,但是从年幼读书的时光起就开始受到战火的侵扰。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郑书绅在由黄埔一期毕业生杨宪文任总队长的军政训练班中完成了三个月的训练。

次年7月,郑书绅在河南南阳报考了黄埔军校。据他回忆,当时的初试从400名报考学生中录取120名,他在通过初试之后前往汉口参加复试,最终成为27名被录取的考生之一。1939年1月1日在成都正式入伍,成为黄埔军校十六期学员。

黄埔军校的训练严格而紧凑。郑书绅曾经回忆:“黄埔军校对入伍生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天一早,大家穿着草鞋布袜跑步半小时,再做各式器械训练,然后是4个小时的军事训练。下午再进行射击、战术等基本学科训练,一天下来往往疲惫不堪,有的甚至双脚都抬不起来。”

郑书绅在军校习得的军人的刻苦和严谨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在他日后回到和平年代有了自己的家庭时,黄埔精神也演化成要求子女团结友善、当天事当天毕的家庭精神。

经过分科考试的郑书绅被分到了炮兵大队第二中队。1940年12月,郑书绅从黄埔军校毕业,随后就被分配到河南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紧接着又被调到作战科炮兵组参谋处,追随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将军。

“他在担任卫立煌将军的炮兵参谋之后就参加了中条山保卫战,”郑铭新的儿子郑秋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条山战役是抗战正面战场上最残酷的一场战役,也是最令人恼火的一场战役。”

1941年5月的中条山战役中,国军虽浴血奋战但仍不敌日军优势兵力,日军仅用了三天时间就突破了十几万国军的防守核心并形成包围之势,国军大部溃散或被俘。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唐淮源和陆军第98军军长殉国。

老兵的心声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记者问及和平对老兵的意义时,郑秋声说,当年成都和平解放,自己的父亲看到布告才意识到战争结束了。解放后和自己班上的另外两名战友随着运茶的车队来到了苏州,之后就长期在苏州工作定居。

“他总跟我们说,一家人稳稳定定、平平安安就好。所以说,在和平年代,流血流汗,但不能让这些老人再流泪。”郑秋声告诉记者,这是黄埔“二代”共同的心声。

“作为老兵中的一员,郑老先生也是抗战时期黄埔军校的学生,我们应该前来探望和关心。并通过此举希望两岸人民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更加不能忘记抗日战争老兵们曾经的牺牲与奉献,将对老兵的爱传递下去。”APP(中国)生活用纸公共关系总经理兼集团发言人徐正文称。

据民间组织“关爱抗战老兵网”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幸存的抗战老兵人数约为两万人,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该组织四年来找到过的抗战老兵超过3200人,其中2600多人目前健在,平均年龄92岁。

实际上,据苏州市统战部副部长曹雪娟说,政府对抗战老兵也给予了很多的关怀和财政上的补贴,多数抗战老兵的子女在生活上也照顾得十分周到,对于抗战老兵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关爱,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愉悦。

切切实实的关爱

今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其中就有一个由包括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和当年国民党军队等抗战老兵组成的方阵,老兵平均年龄90岁,最年长的102岁,老兵方阵敬礼接受检阅时,场面令人动容。

在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徐正文也作为台湾黄埔亲属协会常务副会长受邀观礼。

“APP(中国)一直热衷社会公益事业,例如,汶川大地震、云南鲁甸地震等,我们也都竭尽所能贡献企业的一份力量。”徐正文告诉记者,“今年我们也想将‘爱’延续下去,为苏州抗战老兵捐赠生活用纸,让这些昔日英雄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爱·永不停纸”启动于2012年,4年时间里,APP(中国)和《第一财经日报》一起在海南、成都、上海、青岛和湖北鄂州等多地实践公益理念,每到一处都开展活动,为当地儿童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与环保意识。

今年6月,“爱·永不停纸”生活用纸校园捐赠计划在湖北鄂州的泽林实验小学开展,10月正式启动,将在三年内为学校近1000名师生捐赠包括卫生纸、抽纸与湿巾在内的价值超过165000元的生活用纸。

而“爱·永不停纸”的公益理念不仅限于为儿童培养良好的用纸习惯,也在于利用生活用纸这个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介质向更广泛的人群播撒公益的种子。

徐正文介绍,APP(中国)此次的老兵送纸活动并非只针对郑铭新老人,同时对苏州市包括郑铭新老人在内的9名黄埔老兵及几位抗战老兵提供生活用纸捐赠,每年共计捐赠17000元的纸品,一直服务到老兵终老。

以纸为媒传播爱心

徐正文向记者坦言,做公益不仅需要言教,也需要身教,而且并不是短时间就能看到成效的,“需要时间沉淀发酵”。实际上,“爱·永不停纸”在经历了4年时间之后,已经悄然发挥着社会效益。

实际上,早在2012年项目启动之时,《第一财经日报》便委托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推出《农村学校儿童卫生现状调查研究》,为后续的“爱·永不停纸”公益项目提供了启动原动力和数据支撑。

3年过去,《第一财经日报》委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调研队,再次走进海南省洋浦第一小学、成都市龙泉驿第十小学、上海市闵行区育苗小学、青岛市崂山区姜哥庄小学四所项目合作学校进行回访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爱·永不停纸”公益项目启动后的几年里,受访学生便后不使用纸巾的人数降为0,使用湿巾或专用护理湿巾的人数增加了60%,学生的卫生意识明显增强。

“回访的结果很欣喜,无论是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还是学校的环境卫生,以及学生校外卫生习惯,甚至家庭的卫生习惯,都有明显的改善,也实现了以学生为点向学校和家庭的价值延伸。”第一财经督察长、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范鸿根认为,“爱·永不停纸”项目一路走来,所有的参与者对项目的初衷看得更清楚,理解得也更深刻,各方坚持不懈地践行公益令项目得到不断延伸。

“这个项目表现形式为纸,但实际上不仅限于纸,而是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范鸿根指出,媒体在践行社会责任和公益方面除了传播责任外也要做践行者和示范者,“今年结合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主题,活动向‘关爱老兵’延展,在方法上,也在线上活动做探索,目的也是为了将爱心更好地传递,更好地扩大影响,营造公益氛围,唤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及个体的主动参与,这方面媒体是有责任和义务的。”

爱不停止爱在延伸

“爱·永不停纸”,爱,永不停止。

徐正文表示,除了“爱·永不停纸”外,为推动城市废纸资源专业化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环保理念,运用社会企业的运作理念来支持社区困难群体就业和创业,APP(中国)工业用纸事业部还携手黄奕聪慈善基金会于2014年5月在北京举办了“‘纸’有梦想,成就未来——APP指环王环保创业扶助计划”(下称“纸环王”)。

“纸环王”项目以“废纸”为载体,鼓励社区困难群体参与废纸回收,进而构建社会企业经营模式。在这个活动中,APP(中国)为该项目提供了回收渠道、废纸回收环节的技术支持以及30万元的创业,2014~2015年的第一期项目便累计回收废纸133.8吨。

此外,今年9月,APP(中国)在米兰世博会期间打造了一场摄影作品展,以纸为载体,以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创作灵感,通过与创新公益组织“稀捍行动”旗下摄影师合作,以摄影艺术展现了中国城市的文化精髓,让中国传统之美勃发新生,焕发良性可再生的社会公益能量。

“未来,我们除了将延续现有的成功公益项目之外,还将与更多公益组织积极进行探讨,力求开发更多创新、有效的公益举措。”徐正文称。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