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纸业新闻 » 正文

千年侗寨白水村以纸促文旅产业融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538
核心提示:贵州省岑巩县白水村是个较为典型的侗族聚居村寨。全村人口95%以上是侗族。从隋唐以来,当地村民世代造纸,人人都会造纸,传承古

贵州省岑巩县白水村是个较为典型的侗族聚居村寨。全村人口95%以上是侗族。从隋唐以来,当地村民世代造纸,人人都会造纸,传承古法造纸技艺已有千余年。生产的竹浆纸使用起来不但没有灰尘,而且还带有淡淡竹香,畅销周边省(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白水村地处武夷山脉,位于贵州省岑巩县、玉屏县和湖南省新晃县交界处,坐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鳌河畔,与晚明佳人陈圆圆归隐地马家寨背靠相连,前山山巅有千年禅院鳌山古寺。

步入村头,龙鳌河水在这里陡然折了一个大弯。沿路前行,一排排现代气息浓郁的小别墅和古色古香的土窑、藤木作坊和谐共处。“这些土窑、藤木作坊都是村民用来造纸的地方,至于那些别墅,则是造纸带来的丰厚福利。”白水村村支书黄治文说。

村民传承造纸技艺已有千余年,到黄治文这代人已是第21代,主要生产用于书画的宣纸和传统祭祀的火纸两种。造纸的基本原料是阳山竹、构皮、丝麻等,制作过程有浸竹、煮竹麻、制浆、舀纸、榨纸、剥纸、晒纸等72道生产工序,整个制作流程需要大约55天。竹浆纸因具有柔软、薄细和韧性强等特点,深受当地及周边湖南、湖北和广东等省消费者喜爱。

村民黄贵春今年55岁,传承古法造纸技艺已有40余年。从14岁开始,黄贵春就跟随父亲学习造纸,一年做一窑纸,大约5000刀纸,除去各种开支,收入五六万元。黄贵春年轻时也曾外出务工过,不过出去没多久就回来了。“还是在家造纸好,农忙农闲两不误。”黄贵春说。走进他家,两楼一底的砖房,室内装修讲究,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黄贵春说,房子18年前就修建了,当时花了20多万元。

一路走一路看,村民或在院子里晒纸,或在堂屋里整理纸,或在路边给成品纸打包装运,或在龙鳌河里捞鱼,或在荷塘中排藕……

岑巩古名思州,历史可追溯到隋朝开皇二年(582年),距今已有1430多年历史,史学界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境内生产的“中国十大名砚”之一的思州思砚久负盛名,曾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贵宾。周恩来总理生前曾3次过问思州石砚的生产情况,文化部授予岑巩县“思州石砚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近年来,岑巩县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书法之乡”和“诗词楹联之乡”文化品牌,先后多次举办全省范围内的书法大赛,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白水村造纸产业的兴盛。

“百闻不如一见。”随着岑巩县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古法造纸技艺已成为该县宣传推介地方特色文化的又一张名片,推动着白水村一带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据介绍,每年的春、夏、秋3个季节,前来龙鳌河沿岸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

除此之外,白水村还通过成立合作社的形式,引导村民在闲置沼泽地种植莲藕、利用龙鳌河发展河鱼养殖、开办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风生水起。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白水村累计接待游客57万人次。今年1月-5月,全村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