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传承孕育造纸基地
夏日里,大隗镇双洎河水声潺潺,两岸草木翠绿,时有水鸟飞过。一千多年以来,溱洧两水汇集而成的双洎河曾因河床高、易泛滥被称为“小黄河”。有人说,它像黄河孕育中华民族一样,孕育了中原地区的造纸产业。史传,东汉侯氏家族师从蔡伦造纸,在此世代相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隗镇西部沿河村庄几乎家家都有造纸作坊。改革开放后,造纸产业由手工到机械、由传统到现代、由粗放到集约,发展为现有的26家规模造纸企业。
据业内人士分析,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造纸行业仍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造纸,可以称为朝阳产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均年消耗纸箱量是美国的1/6,日本的1/5,欧洲的1/4,印度的1/2。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电商物流中心,不仅有巨大需求,也需要造纸产业消化更多废纸。
绿色造纸助推产业转型
据介绍,造纸业大量使用废旧纸张、纸板、秸秆等原料。每生产1吨成品,可消耗1至1.15吨废纸。废纸软化产生的废水回收利用,加热环节采用清洁能源,其对环境的影响大幅下降。
造纸是新密传统四大产业之一。近年来,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新密市依托循环经济专业园区,着力打造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已形成比较完备的造纸产业链条。康华纸业、东鑫纸业、恒丰纸业等企业相继建成新型瓦楞纸、包装纸、特种环保纸、果袋纸生产线,年产能突破100万吨。同时,引进纸箱、纸板、印刷企业近10家,纸箱纸板产能达1.5亿平方米。
园区内,围绕造纸产业的配套升级,形成了人才集聚和上下游产业链。仅大隗镇,就有3万多人从事与造纸相关的行业。园区一处货场,数个足球场大小的空地上整齐停放数十辆卡车,昼夜不停,运回废纸,运出成品。去年以来,园区建成投资亿元的专业打包机工厂,年产各类打包机500台。
循环经济链条变废为宝
双洎河畔,已建成投资近两亿元、日处理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整个园区十几家水厂的污水。工作人员说:“纸厂污水在厂区初步处理,达标后在这里二次处理,然后再进入人工湿地三次处理,最终达到景观用水标准。”
不远处的一大片绿地,是2014年建成投用、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700多亩的双洎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采用大面积芦苇净化水源,不仅处理所有造纸企业污水,大隗镇区的生活污水也在这里净化。
沿着双洎河,有一根直径约1米的供热管道。这是刚刚完工的裕中电厂集中供热工程,该工程将新密裕中电厂产生的热源,经过22公里长的管道,输送到园区造纸企业,目前工程已通气试压,即将投入运行。此前,园区所有造纸企业的锅炉已全部使用天然气,新密港华燃气的天然气管网已覆盖整个园区。同时,园区以造纸污泥、废塑料为原料,用于环保发电,制作清洁可燃气体、工业燃油、建筑材料。河南盛沃公司在园区启动15万吨造纸副产品处理及发电项目,第一条生产线现已建成。湖南万容科技已与园区签约,投资5亿元,年处理10万吨造纸废塑料、30万吨造纸污泥项目即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