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网讯:这里是贵州省江口县云舍“中国土家第一村”,这里山高岭险,竹林茂盛,村中神龙潭、村前太平河,流水欢歌,终年不竭,房前溪边土法造纸池子随处可见。云舍过去曾经是远近闻名的造纸村,这里家家户户生产纸,主要用于祭祀,销往梵净山周边地区。
云舍神龙潭小溪边,搭建着一排简易的草棚。草棚里,一位身着皮革围腰的老人轻轻将木框平铺在水面前后荡一下后取出,此时木框里的细篾竹帘上已铺上了一层乳黄色薄膜。待水稍干后,老人从木框中取出竹帘,将取出的纸帘倒盖在后方一张大桌子上。他的旁边已经堆起了厚厚一叠“纱窗框”。棚子周围围着一些拍摄他舀纸的游客。
土法造纸工序繁复,传统的造纸从原料山竹到成品纸,要经过切竹、淹竹、捣刷、制浆、捞纸、晒干、打包等多道工序,生产一张纸,大体上要经过3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云舍生产的纸叫火纸,产品具有质地良好、纤维细长、拉力强、张片均匀、色泽淡黄、卫生无毒、经久不被蛀蚀等特色,深得当地老百姓喜爱。
土法造纸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而至今仍是江口许多土家族人谋生手段之一的手工业技术。其工艺流程是:将从山上砍来的嫩竹放在水里用石灰浸泡,待竹子腐烂后,再把水滤干,将所得之物用石臼舂成泥状,然后用筛滤入水中,再用筒状细筛滤起,每滤一次为一张,如此反复,数百张相叠,互不粘连,再压掉水分后剥开晒干即成。其方法与古代蔡伦造纸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