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生物专家任宪君团队研发的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全封闭生产线
“垃圾围城”成为全国性难题。即便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生活垃圾处理也是以焚烧后填埋为主。济南时报记者近日独家了解到,由山东一位生物专家牵头研发的生活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取得成功,不焚烧不填埋,不仅对环境无害,而且垃圾都能变废为宝,环保人士期待这项技术在济南落地。
【世界难题】 发达国家垃圾严格分类,也是以焚烧后填埋为主
家住长清的孟凡利是一名民间环保工作者,自打5年前济南市第三生活垃圾处理厂选址长清马山镇,孟凡利一直忧心忡忡:“长清的水质好空气好,不少济南市区的上班族住在这里,每天开车上下班,只为住得舒坦。一个垃圾处理厂会把地下水和空气破坏到什么程度?”
孟凡利为此做了大量调研。居民生活垃圾以每年8%10%的速度增加,全国已经有2/3城市“垃圾围城”,而除了填埋和焚烧,对堆积如山、臭气熏天的垃圾,政府苦无良策。
即便如德国、日本等技术先进、经济发达国家,他们的民众遵纪守法严格履行垃圾分类投放,垃圾处理设备可以对分类后的少量垃圾资源化利用,大部分仍然以焚烧后填埋为主。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济南等多地曾花上亿元或者数亿元从发达国家进口垃圾处理设备,无奈咱们的未经分类垃圾含水量太大,只能分拣固体垃圾的进口设备派不上用场。
【济南现状】 唯一处理厂早“吃撑”,新建垃圾厂难运行
近日,孟凡利当向导,记者来到位于长清马山镇的第三生活垃圾处理厂。据公开报道,此处2011年确定建垃圾处理厂,计划2014年投入使用。但时至今日,这里尚未处理过垃圾。问及原因,马山镇政府相关负责人称“还在建设中”。记者现场看到,厂区内一座3层办公楼端庄大气,4处大型填埋区设施齐全,绿化带的树木也早已郁郁葱葱,并没有仍在施工的痕迹。值守的工作人员称,不清楚什么时间开始接收垃圾。
济南垃圾处理能力一直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2011年,超期“服役”两年的第一垃圾处理厂“退休”。2010年投入使用的第二垃圾处理厂,被誉为当时全国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日焚烧垃圾2000吨,填埋近600吨。2600吨的处理能力,在2010年可以满足当时日产生活垃圾不到2000吨的处理需求。但是,到2015年,济南市每天产生的垃圾已经增加到3400多吨,第二垃圾处理厂严重超负荷,每天有800多吨生活垃圾无法被填埋和焚烧,只能放在临时调节池里。每年增加的生活垃圾、超负荷运行的第二垃圾处理厂、迟迟不能投入运行的第三垃圾处理厂,让政府相关部门颇为头痛。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济南市目前酝酿在章丘再建一处垃圾处理厂。
【创新技术】 生活垃圾免分类直接处理变成复合肥纸浆建材
作为一名环保人士,孟凡利首次联系到记者时声音中满是兴奋:“我了解到一种处理生活垃圾的新技术,完全颠覆以前的认知,不仅对环境无害,而且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希望济南能够用上这项技术。”
这项技术由山东生物专家任宪君带领的团队,历经3年研发成功,其在梁山县一条日处理80吨垃圾的生产线已经试运行两年时间。
8月7日,记者与慕名前来的辽宁7人参观团一起,在梁山县目睹了这条生产线。与其他垃圾处理厂几里路外就闻到臭味不同,车间里竟然没有什么异味,也见不到垃圾,能看到的只是密密麻麻、或粗或细的管道,巨大的密闭罐、发酵罐等。车间里也没有工人,仅中控室有一名工作人员,他说:“垃圾运进厂区首先进行生物技术处理,然后进入全程密闭的生产线。”
传统的垃圾分选分离技术,遇到餐厨垃圾便束手无策。53岁的任宪君1983年毕业于原山东医学院生物药学专业,他建的这条各种生活垃圾“统吃”的生产线,首先应用的就是生物技术。垃圾进厂后,喷洒其研发的专用生物菌液,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垃圾的臭味,然后再通过粉碎、挤压,配合生物酶,分解垃圾中的易腐烂有机物,使之溶解液化,与垃圾中的其他成分实现分离。
每吨垃圾可以分离出0.7—1吨液体,进入厌氧发酵,可得沼气50立方米。沼液全部蒸发浓缩生产复合肥,实现废液零排放。
分出的固体物利用筛分、浮选、电涡流分选、清洗等手段,就可以将各种不同形状、不同比重、不同导电率的物质如纸浆、塑料、金属、泥沙等进行有效分离。
然后,各种物质分别进入6条加工线,进行精细分选,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如成品纸、塑料颗粒、空心砖等。
【期待推广】 加工一吨垃圾赚200元在青岛已建第一条生产线
记者了解到,近一年来已经有不少业内专家参观、论证这项垃圾资源化处理新技术。今年4月22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济南组织专家鉴定,结论是“生活垃圾自动化分选、高值化利用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随后,临沂市科技局、中国循环经济学会等机构也分别给出了同样的论证。任宪君团队的这项创新技术已经获得30多项国家专利。除了对环境无污染,让业内人士更为刮目相看的是这项创新技术将带来的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以填埋、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厂,靠政府财政补贴、百姓每月交的垃圾处理费维持运营。
“在我们看来,垃圾不是政府和百姓的负担,而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我们开发的垃圾分选综合加工技术,建立在高度清洁化生产线的基础上,每加工一吨原生垃圾的利润可达200元以上,如此,垃圾加工产业就会对资本产生内在的主动吸引力。”任宪君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任宪君团队正在青岛建第一条生产线,目前已经通过环评。热心环保的孟凡利等人已将这项新技术推荐给济南市相关部门,并递交了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报告。
“处理等量的垃圾,新技术的投资额仅是焚烧处理的1/2。每条生产线每天可处理垃圾500吨,如果在济南建设10条以上生产线,不仅新产生的垃圾可以全部处理,多年前填埋的垃圾也可以再加工变废为宝,把垃圾场还原为正常的农业、工商业用地。”任宪君说。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