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出台的背景
先看一下这项标准出台的背景,由于版权保护得力,美国亚马逊电子书一直有不错的销量,收入甚至可以媲美纸书。以往亚马逊美国根据数字书的下载次数来支付报酬,近日他们收到一些读者意见,认为按照过去的版税制度,读者购买整本电子书,长篇作品的作家就会吃亏。因此他们考虑,对长短不一的作品支付同样的版税,很难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作家的创作动力匹配起来,不利于高质量图书作品的问世。
为了实行新的付费模式,亚马逊美国详细定义了“页”,如果一本数字书有太多的插图,或者使用了较大的字体和较大的行间距,也会导致更多的阅读“页数”,因此推出了一个统计阅读页数的标准。亚马逊美国还考量阅读者在某一图书页面上的停留时间,如果是快速翻页,可能不会计算为有效“阅读页数”。这是为了防止一些作家利用粉丝群体作弊。这种新的计费方式对运营平台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不仅需要实时有效统计用户在每一页的驻留时间,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存储及计算处理,同时还有实时数据的交互。
在中国,以上招数都似曾相识。做过数字阅读网站的都知道,统计网页驻留时间、网站流量PV与访问IP之比,是衡量网站阅读量的常见指标,刷点击量的办法在网络文学曾经广泛采用。只是,电子书在我国发展这么多年,一直没有采取按页支付这种方式,看来还是体制和市场环境的原因。
数字阅读支付现状
我国的电子书市场有特殊性,虽然电子书借阅在Kindle上早有开展,在其他平台上包月、包年看书服务都已经开展许久,但至今还未成为主流的盈利模式。
看看现在主打电子书销售的网站,苏宁砍掉了纸书只做电子书,而且多次以“一分钱”的优惠营销,不惜自己为作者的版权买单。究其原因,电子书促销只是苏宁的营销工具,没有长期的战略安排。再如豆瓣,现在将豆瓣阅读当作主营业务之一,官方说豆瓣阅读是2012年上线,其实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豆瓣作者小站,试验两年之后并不成功,现在删除得一点痕迹也没有。豆瓣阅读现在也运营两年半了,电子书作者有一位收入2万多元的就成为广泛报道的新闻,大多数豆瓣阅读的电子书作者恐怕还无法借此谋生。
但是我国的读者已经养成了读电子书的习惯,而且形成了为网络文学支付的习惯,尤其是在移动阅读方面。与电子书相似的网络文学,作家收入在我国远远超过电子书,一些网络文学的“大神”作家,收入早已经超过了纸书作家。以起点中文网为例,据百度文学前副总经理千幻冰云统计,约有1000多部小说的作者月薪可以达到1500元以上,约占总书量的千分之二。
而且网络文学市场存在多家竞争的态势,已经形成了买断、分成等多种支付方式,具有完整的产业结构,与美国的电子书市场迥然不同。这些已经形成线上阅读付费习惯的读者,稍加引导,是可以转为电子书付费用户的。从小说篇幅来看,中国的网络小说长度一般在300万字左右,电子书前3章、原创小说前20万字,都是免费阅读。英美电子书的篇幅则与纸书类似,因此按页支付版税才成为可能。在我国的市场环境下,中短篇作品的网络文学、电子书盈利一向是个难题。亚马逊中国推出的“中国故事”等原创产品,篇幅短小、售价高,针对的是高端消费人群,显然与网络文学的受众群体完全不同,差异化明显,填补了市场空白。
现在亚马逊种下了一颗电子书生长的种子,改变了电子书市场的生态。按页付版税,昭示着知识产品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增加,相信中国的读者终将有一天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