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作为战时首都,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抗战文物,它们镌刻着历史的印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热血与忠魂。从今日起,本报联合市文化委、市文物局推出“走进重庆抗战文物”专栏,将通过挖掘一件件抗战文物背后的故事,与读者一起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魔火给我们播下了愤怒和复仇的种子,没有看见人哭泣,只看见人咬牙切齿。”抗战期间,面对敌军轰炸,《新华日报》的评论曾在战火中一次又一次地激励人心、播种希望。
在《新华日报》出版的3231期报纸中,有近3000期是在重庆出版的,而这背后的“大功臣”—一台装有德国西门子马达的平板印刷机,正以“国家一级文物”的身份,陈列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内。
烽火中,它见证了怎样的抗战故事?
“大个子”包揽所有版面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新闻人潘梓年就在武汉积极筹备《新华日报》的出版工作,经周恩来的据理力争及进步人士帮助,共产党获得在汉口公开出版发行机关报—《新华日报》和理论刊物—《群众》周刊的权力。为了早日出版报纸,1937年冬天,潘梓年在武汉一家小报印刷厂购得了一台装有德国西门子马达的平板印刷机,它正是如今陈列在红岩革命纪念馆的这台“一级文物”。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台“大个子”重达一吨,为金属材质,高约1.5米,长约2米,陈旧的皮带仍然套在大小不一的轮子上,看上去似乎可以随时启动。
“自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后,《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都迁来重庆继续出版发行。”红岩联线发展管理中心副研究员唐振君介绍,“《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自创刊之日起,一直合署办公,并肩战斗,其所有的版面几乎都被这台‘大个子’包揽了。”
搬进防空洞,记录敌人罪行
“《新华日报》迁来重庆之后,为防避日机空袭,报馆的同志们动手挖一个防空洞,将印刷机搬了进去。”唐振君说,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军对重庆进行了5年多的轰炸,期间,《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真实地报道了日军的残暴罪行,并激励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一个亲眼看着火烧自己房子的父亲,张大了血红的眼睛嘱咐他的孩子:‘去叫娘勿哭,哭没有用,明天总有办法!”几十年过去了,《新华日报》的稿件仍然让人内心触动。
“空袭时,报社人员在防空洞内点着煤油灯写作,而印刷机就哗啦啦地将这些愤怒、激情的文字印刷出来。”唐振君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中共代表团随之东迁,《新华日报》在中共四川省委的领导下,在重庆继续坚持战斗,直至1947年2月28日被迫停刊,这台印刷机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