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县八字桥乡是“中国竹子之乡”。当地农民利用毛竹资源,传承古老的造纸工艺,造出来的“明代纸”,撑起了竹乡经济的新天地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到了明代已经非常成熟。现在,尤溪人把人工造出来的纸张叫“明代纸”,一个造纸工具可以用上几代人。在八字桥乡莲花街到村头村的半口,有座造纸厂房,年近70的吴德厚最小的弟弟吴乐新,在石臼里不停地用脚踩纸浆,然后将纸浆放到椭圆形的水泥池里搅匀。吴德厚从水泥池里捞出纸浆,小心翼翼地把纸浆倒扣在一叠两尺多高的纸堆上。他动作很轻,很老练,每张新造出来的“纸张”都摆放得很整齐人工造纸很辛苦。春天,他们将还没有长出叶子的新竹伐倒,砍成两米左右一段,堆放在山间水池里,加入石灰,让新竹慢慢发酵、腐烂。大约半年,池里只剩下竹丝。竹丝虽细,但柔韧性很强,挑到纸厂用牛或人踩烂,加上一种叫“欗”的汁液增加黏性造纸造纸人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春天忙于砍竹,夏天到冬天都得造纸。造纸整个过程分制造和烘焙两个部分。冬天,无论多冷都要将手伸进冰冷的水池里捞取纸浆,用脚踩烂所有的纸丝;夏天,无论多热都要烘焙纸张。吴德厚说:“冬天的早晨,水泥池里会结一层厚厚的冰,要敲碎了才能造纸。”吴德厚的妻子负责烘焙。大热天,她得待在烤房里。刚捞出来的纸张是湿的,只有通过烘焙才能把水分去掉。烤房不大,中间烤炉占了大部分,四周只能容许一个人走过。烤炉成A型,两边都可以烘焙。柴火放在炉子下面烧,待温度合适时才能将纸张贴上去。每贴一次,就等于人和纸张一起烘焙一次。吴德厚的妻子很聪明,把烤房的墙体挖成一个20厘米左右的洞,既可以采光,又可以通风。她就靠着这个“窗口”,把潮湿的纸张一张张地揭开来,一张张地贴到炉子上。烤房的温度不亚于桑拿房,汗水顺着她的两鬓不停地流淌现在,八字桥乡还有坑头、罗岩、村头、黄龙几个村的农民在造纸。吴乐新他们的造纸厂有毛竹拥有者、制浆者、捣浆者、制作者、烘焙者5个股份。他们每天大约生产1500张“明代纸”,每人每天可挣100元左右尽管时代在变,但八字桥乡的农民们仍在恪守着古老的造纸工艺,一代一代的将其传承下去,让“明代纸”乡土文化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