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术无疑有着独特的地位——纸的发明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和文明的进步。
随着工业化的普及,很多地方以前还存在的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已经逐渐消失。在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名单中,沁阳的东高高氏古法造纸技艺格外引人关注。
三百年来,沁阳市西向镇东高村一带的古法造纸业久盛不衰。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机械造纸逐步发展,手工造纸开始萎缩。东高村一带的古法造纸逐渐销声匿迹,后继无人,古法造纸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2015年9月,东高高氏古法造纸技艺被列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一古老造纸技艺的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麦秸是主要原材料
11月7日下午,东高高氏古法造纸技艺第16代传承人高俊良见到大河报记者时,伸出了一双黝黑粗糙的大手。“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东高村,从我记事起,东高村和附近十几个村庄都还在大规模生产纸张,用的方法就是传统造纸工艺。”今年58岁的高俊良告诉记者,他7岁就开始跟着父辈学造纸,“15岁差不多掌握了50%的技能,20岁的时候学会了整个造纸技能。可以说,干了半辈子的造纸。造纸苦啊,你看我的胳膊,都是弯的,那是干的时间长了落下的。”高俊良摊开有些变形的胳膊。
高俊良所说的东高高氏古法造出的纸,在沁阳当地有个通俗的称呼:捞毛纸,或称捞纸。
捞毛纸在沁阳的历史究竟有多悠久?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东高村的老人们常说,东汉时,蔡伦发明造纸术后,有一次路过沁阳一带,见百姓穷苦,日子艰难,就将造纸术传授给当地村民。老人们还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以前造纸的手工作坊里要供奉蔡伦的塑像。
蔡伦在此传授造纸术的故事真假姑且不论,从技术角度来说,东高村一带确实有着不错的先天优势——古时沁阳为豫北重镇,农业比较发达,造纸所需的麦秸遍地都是;造纸离不开水源,这一带不仅有沁河、济水两大河流,还有涝河、尧河、安全河等几条小河,为当地造纸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条件。
“捞毛纸的造纸技艺流程很复杂,细分的话有淋灰、熏蒸、洗灰、碾压、撞瓤、化泡、沉淀、捞纸、压干、贴墙、晒纸、揭纸、点数、打捆等几十道工艺。”高俊良告诉大河报记者,捞毛纸的原材料主要是麦秸,但树皮、麻头、破棉布、废弃渔网等也可以当做原料。
熏蒸要持续七天
古法造纸的第一步是处理原材料。“首先把生石灰在灰池里用水泡开,把石头渣子捞净,这叫做‘淋灰’”,高俊良说,然后将麦秸撂进灰池里浸泡,“多少水兑多少石灰,可以撂多少麦秸,都是有一定比例的,多了少了都不行。”
淋灰的目的是为了将麦秸腐蚀后变软,当然,浸泡麦秸的灰池也是很有讲究的,大约1.5米宽、2米长、2米深。
麦秸泡过石灰水后,捞出来该上蒸锅了。
古法造纸用的蒸锅一般是直径有1.6米的大铁锅,锅里倒上清水,上面架上棍,“再把麦秸垛到木棍上,通常要垛三四米高,垛成一个大圆形,四周用泥巴糊严,防止漏气。”高俊良说,垛好后就开始大火熏蒸了。在熏蒸过程中,一方面用扎锅枪(带尖的长棍)在麦秸垛上扎孔,以便使蒸汽串匀、蒸透;另一方面不断地往锅里续水,以免干锅。
大火烧到第七天,就可以出锅了。
“打开泥封,出锅的麦秸就变成了又软又糟的粗瓤了。”高俊良告诉大河报记者,然后将出锅的麦秸拉到淘麦秸池里清洗,这道工序叫做“洗灰”。
淘麦秸的池往往垒在河边或者门前的水渠里,大约1米宽、2米长,一面靠岸,三面用柳笆围成,以便过水当瓤。“淘洗的时候需要不断用铁杈搅动、翻腾,目的是将粗瓤中的灰水淘净”。
接下来是“碾压”。就是把淘洗好的粗瓤均匀堆到碾盘上,毛驴拉着石碾转圈,造纸人需要不断加瓤、翻瓤、铺匀。每一碾大约需要3到4个小时,直到将粗瓤碾得粉碎,变成细瓤。
“碾压”需要特别细心,因为如果粗瓤混进去的话,会影响纸张的质量。
撞瓤剩渣仍可利用
下一道工序是“撞瓤”。撞瓤需要用的工具是撞袋和撞杆。撞袋其实很简单,是用棉线纺成的粗布做成的,口径约0.5米,长约2米;撞杆是一根长约2米的木棍,一头安有撞头——撞头是一个椭圆形的木头。
“将一定量的细瓤和撞头放入撞袋,木柄露在外面,扎紧袋口,放进河水里撞击,这就是撞瓤。”高俊良解释说,每撞一下,翘一下撞杆,使撞袋内充满空气,以便顺利抽回撞头再撞第二下,一般要撞150至200下。
“撞瓤的目的是进一步清洗石灰和杂质。150至200下只是个约数。”高俊良说,有经验的撞工靠听声音判断瓤是否撞净,声音沉闷,证明还不到火候,直到声音清爽才可停止。
撞瓤漏下的细渣和石灰在河里淤积、沉淀,挖上来后掺上泥沙制成土坯可以垒墙盖房,“废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