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渤海岸边冷风凌冽。“记者走基层”采访小组来到海防造纸原料场苇场,大片芦苇在冷风中摇曳,一望无际的芦苇和草场勾画苇场出黄河三角洲特有的景色。
海防党(工)委办事处副主任 海防造纸原料场场长 :王清顺场区版图占地8万亩,现有职工241人,现在全场划分为五个板块,一是占地3万亩的现代渔业区,二是占地3万亩的现代高效农业区,三是占地2万亩 的芦苇湿地生态保护区,四是占地5千亩的光洁能源区,五是占地一千亩的生活服务区。
科学的规划布局,五大板块的功能定位,使海防造纸原料场在新时期取得了新发展。要说起海防造纸原料场的历史,还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说起。海防造纸原 料场,创建于1965年,原名渤海农场,1970年更名为沾化渤海苇场,1973年9月命名为沾化县造纸原料场,当时广袤的芦苇湿地生机勃勃,每当初冬收 苇的季节到来,这里机器轰鸣,热闹非常。来自县内外的苇商和“拉角”的驴车纷纷而至,苇场职工年复一年的守护经营着这片沧海绿洲、大地之肺。1984年 起,由于区划调整,当时的造纸原料厂归海防办事处领导。到了2004年,沾化造纸原料场整建制交由海防办事处管辖。如今,苇场建立之初的职工大部分已退 休,记者同时也看到了更多的新面孔,一代又一代的苇场人矢志不移的传递着接力棒,始终守护着这片疆土。
海防党(工)委办事处副主任 海防造纸原料场场长 :王清顺:造纸原料厂作为一家创建于1965年的老国有企业,200多名职工,多年来艰苦奋斗、辛勤工作
海防造纸原料场总支副书记 王新亮我是1993年接受组织部下派的干部,(当时)派到沾化县造纸原料场,(这些年)职工们始终是抱在一块,干在一起,为场的建设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海防造纸原料场副场长 李建国:老同志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作为年轻一代的苇场人,我要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苇场建设的更美好,更进一步的增加职工的收入和提高职工的生活。
海防造纸原料场曾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造纸原料输出地,为维护一方稳定,促进生产发展、繁荣区域经济做出过重要贡献。但是由于长期受社会、市场、体 制等因素影响,芦苇市场日趋低靡,利润空间不断缩水。为此,2011年初海防党工委、办事处审时度势,在充分调研讨论论证的基础上,决心对造纸原料场进行 全面改革。
海防党(工)委办事处副主任 海防造纸原料场场长 :王清顺从2011年4月份开始,我们场分一期、二期开发了33000亩土地,这33000亩土地的收入全部用在职工身上,我们成立了永福农作物种植有限 公司,全场198名职工在职职工都入了股,通过成立永福公司,我们的想法是,通过公司化的运作,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逐渐和扩大和提高职工的 生活(水平)。
永福农作物种植有限公司的职工以集资的方式入股后,可自由外出务工或创业,职工根据每年的土地经营状况参与分红。外出务工或自主创业人员,他们人均 年收入均不低于20000元,在实现外出创收的同时,他们年底还从土地收益中分得了9000元的红利,实现了工资、分红双丰收,实现了改革之初的目的。
海防党(工)委办事处副主任 海防造纸原料场场长 :王清顺近几年,保障和提高职工收入,逐步改善职工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海防造纸原料场老职工 刘忠国:人们的生活变化很大,原来收入不怎么样,现在都收入很好,越来越好,尤其是场里根据市场经济,成立了永福公司和农业合作社,全场职工人人都有份,都加入这个永福公司来。
改革的成效明显显现,广大职工参与、支持改革的热情也明显提高,海防办事处和海防造纸原料场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海防党(工)委书记 刘志锋:近几年,我们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利用造纸原料厂8万亩国有未利用地,规划建设了现代农业产业园,我们力争利用3-5年的时间,把造纸原料场打造成环境优美、物产丰富、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