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业,历经数代人的智慧竞争,堆砌起了厚实的行业壁垒,其格局与平衡并不是一种模式或者思维可迅速替代和颠覆的。在印刷业的互联网下半场,作为内因的印刷业,应该用开放的心态拥抱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服务,与充当外因的互联网公司一起推动行业的变革,在印刷业的互联网化中走向成功。
跳出中心化平台
在互联网流量模式发展遇到瓶颈及资本理性回归两个因素的左右下,美团创始人王兴提出面向B端做IT化改造及向行业纵深布局的“互联网下半场”概念。在互联网的上半场,大家的打法逻辑是瞧准一个用户痛点或者模仿一个美国模式做出产品,然后通过巨额的投资补贴获取流量与用户,实现生意的聚集,重新分配蛋糕,形成商业价值。而互联网的下半场,则更强调的是通过向产业输出互联网技术与产品,深挖行业潜力,提升效率,赋能商家。这其实就是“互联网+”的本质。
印刷业作为终端主要面向B端客户,高度定制化、非标且低频的生意,交易主要在线下,这使得在流量成本很低的流量红利时代并没有出现一个成功的连接终端用户与印刷厂的平台。而上半场倡导的“中心化与去中间化”也使得互联网创业者难有面向次终端——广告门店提供交易服务的勇气,虽然彼时这种服务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但这些最终导致印刷业的互联网化在上半场鲜有成功者。
互联网的上半场是外因颠覆替代内因,主体是外因。比如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微信对短信的替代,互联网媒体对纸媒的颠覆等。而互联网的下半场则是外因帮助内因增强能力,再由内因推动内部发生变化,引起格局与平衡的改变,主体是内因。
用好互联网技术
2016年,马云的乌镇演讲重点阐述了一个观点:未来30年一定不会只是“互联网公司”的天下,未来30年是“用好互联网技术”公司的天下。在印刷业,合版印刷厂作为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先头军已经尝到了甜头。在印刷业普遍喊业务难做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手段改造了业务模式及生产模式的合版印刷厂仍以每年30%—40%的业务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某些合版印刷厂从四五年前仅一两台机器发展到现在七八台机器还无法满足产能需要,而最快的案例则是短短两年时间从1台机器到5台机器的跨越式发展。
可以说,过去5年中国合版印刷的高速发展完全得益于合版流程软件加上商业模式的创新。如果没有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合版流程软件,中国的合版印刷不可能取得如此成就。合版印刷业对互联网技术的成功使用只是一个引子,从技术的角度拆解,合版流程软件还停留在浅层次的技术应用层面。所以,对印刷业而言,互联网技术还有很多可以创造奇迹的地方,而这只属于那些重视信息化、敢于开放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印刷企业。
产品化与单品化
国内印刷企业的产品模式是跟随业务需求,客户需要什么,就印什么,产品线五花八门。在这种生产模式下,既没有效率优势也没有成本优势,很多印刷企业已深陷这种困境。可以理解这些人的苦衷,只做单品短期内业绩会下降,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当然,这里面有没有可以兼顾短期与长期的中间道路,相信会有,但是也必须有舍弃。合版印刷厂很成功的一点就是产品化与单品化,只做名片和单页两个产品,并且这两个产品的规格都是确定好的,客户想要其他的规格?那没有。这并不是说他们不能做,而是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效率和成本优势做出来。
生产端未来的出路是先把单一产品做强,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地做,要么做强,要么不做。而对于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则通过交易端去解决,采用外协及代理的方式扩充产品线以防止其他竞争对手以多产品线打少产品线。这一点对没有生产能力的盘商兄弟们尤为重要,产品线的扩充既可以降低对合版印刷厂的依赖,又可以增强赢利能力,同时还可以阻击互联网盘商的偷袭。
同时,印刷企业还可以尝试淘宝天猫的渠道布局。这一点很简单,不要忽视了淘宝天猫这个渠道,有能力的可以尝试在淘宝和天猫开店,没有能力的可以找人合作开店,亦可以找已经在淘宝天猫开店卖印刷品的店家合作,做他们的本地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