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整个中国兴起“实体热”的大潮,“中国造”以多而闻名,以次而败笔,我们还得挽起袖子,扎紧裤子,去实实在在的搞实体、搞工厂、搞产品。对于印刷行业而言,供给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涨价,但涨价大家真的很难过吗?其实言过其词,从废纸到原纸、从纸厂到包装,每个人在痛骂上游供应商之后,十分默契的紧随提价,于是,下游客户开始观价,减少订单,但最终还是要消费,印企还是会挣钱,而且,利润率会实现逐年提高,那印企为什么感觉还是很被动,在涨价潮中有种窒息感?
从去产能这一方面来看,政府先从自身割肉,广东省年初出清986家国有“僵尸企业”,这一模范带头现象顿时在全国炸开了锅,河北、福建等十几个省份也加大力度清扫僵尸企业,给中国经济的巨浪清退了大部分苟活的“幽灵船”,劣企不再拖累优企的航行速度,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船前太过辽阔,开始集体“晕海”!
大企难调头 小企要沉海
不得不说,近几年,印刷产能大于市场需求导致产品价格萎靡不振,企业为了夺取业务,大打价格战,部分企业的盈利已经跌至二十世纪后十年的水准,产品低端,质量低下,鱼死网破到整个行业都走下坡路。我知道你家报价,我挣不到钱,你也别想挣,“大不了一起死”的敢死队越来越多。
不生产,没饭吃,生产了,卖不动。所以供给侧的大风大浪这一吹,“抱团取暖”“战略合作”之类的词语,让整个印刷行业的和谐氛围稍显得到修复,企业主的注意力也逐渐从价格主导回归到产品主导、从量回归到质上来。
但大家要明白一点,供给侧改革重视市场规律,也就是市场淘汰机制,一定程度上说明,供给侧政策扮演着两种角色:市场价格的“讲和人”、企业竞争的“挑唆者”(无贬义),放弃无良价格战,开始公平产品战。大企业把创新做船桨,资本作风帆,在大浪中稳住平衡、提速前行。反观其旁,小船除了负债累累、高税压头这两把“刷子”,毛线没有,风浪一起,水就满了,人船共沉。
大型印企其实应该是供给侧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具备足够的能力、资本去修改体系,减少输出成本,完成创新。不过船大难调头,借风起势,前方有暗礁,还实在的“扬大帆”,这也算作死高手。大型印刷企业要想掌舵规避前方危物,一定要在市场需求和产品品牌两方面去看,简单来说,你造就是他想要的,还是他一直想要的!
浪太大
据印刷工业数据分析,2008年之前,过剩产能占据23%,而在2012年已经超过32%,在2015年则以达到50%以上,虽然印刷行业并非国家治理产能过剩现象的重点监管对象,但其供过于求的现状导致了利润空间高度压缩,形象来说,就是在大船上造小船,小船越多,所有的船都走不快,船头撞船尾,船身贴船身,到处是商家,遍地是老板。
从十二五规划的“不动根基改架构”到十三五规划“刨根问祖式”的大调整,改革大浪首先给一些高耗低值的小船掀翻,紧接让高产高本的大船沉海,也足以体现“规划先行”在吹烈风起大浪的气势,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印刷行业的惶恐,也成就了一批投机分子,赚个金帛满箱,也符合“乱世出奸雄”的真理。
另一方面,很多下游企业在面对巨浪来袭时,完全晕海了,根本没有招架之力,有上策无对策,让很多企业蒙受冤情,也一定程度上,让众人对政策产生怀疑,政府是否在“一刀切”。
大船绑小船 一起抓鱼去
其实小企业间的产业链模式一直在被复制,一个活儿交给五六家厂家去做,工序分工,节约成本,专项性强,达到合作共赢。而供给侧大浪会让企业间的合作出现一定的价格协商的问题,产业链的粘性变小。当中国企业税法还不能缓解大企整体成本压力时,当市场竞争还不能满足小企利润维持时,大小企业应该加强捆绑,大企业缩减高耗工序、缓解压力;小企业赢得大单,提高利率。俗话说的好:大家挣 才是真的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