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纸箱厂,自己生产纸板、纸箱。原纸的费用比例一般都占整个产品成本的70%-80%之间。如何提高原纸的利用率是各二级厂纸板部门最关心的问题。原纸利用率提高或降低一个百分点,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原纸利用率的统计方法,在很多企业还只局限于用生产纸板时所产生的废纸量与原纸投入量的比值来计算,这种方法虽然能粗略的反映出原纸的利用率,但实际上是非常不科学的。
假如按照上述方法来计算原纸利用率,经几个月的统计后,就会发现生产相同面积的纸板,原纸投入量波动很大。有生管系统的二级厂也会发现投入同样质量的原纸,生产出来的纸板总面积也会产生很大的波动。一般企业都会将此问题归结为因瓦楞辊的磨损变化而造成的,瓦楞辊的磨损状态不同确实能影响原纸利用率,但这也只是一个因素之一。而原纸质量的好坏、尤其是原纸的含水率将直接影响原纸的利用率。现在我们只是探讨消耗的统计方法,对由于工艺、技术、设备、质量事故、操作等造成的原因不在此赘述。
由于原纸的质量问题而影响原纸利用率的问题,在统计中要考虑进去。要获得原纸质量问题的相关数据,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统计的方法也要改变。解决原纸的质量问题,对降低原纸成本是重要的一环。
实际上计算原纸利用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真正要做到精确的计算原纸利用率确实比较困难。但要真正做到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可以找到规律的。二级纸箱厂统计原纸利用率无非是了解投入和产出比,了解生产纸板时的原纸实际成本,清楚提高原纸利用率还有多少空间。笔者认为,做出精确的、客观真实的统计不外乎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统计:
纸板生产排程拼料的合理性,将拼料产生的多余纸板数量降至最低。
1).单、双面机的消耗统计;
2).原纸水分变化统计;
3).原纸卷断头次数统计;
4).瓦楞辊更换时间统计;
5).各种废纸、废纸板的重量统计;
6).原纸投入量的统计;
7)能源消耗统计。
消耗指标的确定
确定消耗指标的前提,是各项需要确定指标项目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而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就必须建立原始记录与数据收集整理制度。
原始记录是成本与控制核算赖以进行的基础资料或第一手资料。如果没有真实、齐全的原始记录,企业就根本无法进行成本与数据整理核算工作。因此,企业应根据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需要,结合其他企业要求,建立健全简便易行的原始记录制度。如上文提到的纸板生产线的7个统计项目,纸箱生产部门的4个统计项目。
在这里举一个实际案例:北方某纸箱生产企业,按笔者提供的一套统计方法和指标考核办法,仅用5个月的时间,流水线的原纸利用率就提升了4%。
纸板、纸箱生产厂是否都要按上述项目设定消耗指标,或增加其他的消耗指标,这要根据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而具体消耗指标的确定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定的太高,执行部门(或员工)都达不到,部门和员工就不会理睬,调动不了积极性。指标定的太低,执行部门(或员工)很容易达到,企业一定要重新确定消耗指标,这就会挫伤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蒙受损失,反而会增加成本。笔者认为,在制定消耗指标时,制定的消耗指标值,可暂不和其他企业(如先进企业)比较,而只需要在本企业的原来的平均数据上变化20%左右就可以。在这里谈的变化20%,只是一个普遍性,并不是绝对性。如纸箱生产部门使用的扁丝、油墨在一些管理好的企业,再想下降20%的用量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消耗指标一旦确定,短时期内一般不做调整。调整一般应在6个月后进行。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消耗指标确定后,只要下发到相关的部门,相关的部门就会采取多种形式来完成指标,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作为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和检查监督部门不能只将指标下达后就撒手不管。还需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和检查监督部门对相关部门的指标分解,对具体的执行办法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