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尝试用传统的印刷材料和技艺重现中国书法的魅力,今年《兰亭集序》已卖了5000多幅。”他说。
32岁的马力是四堡雕版印刷工艺两名省级传承人之一。四堡镇坐落于福建山区连城县,地处偏僻,却以明清时期全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而名闻遐迩。
“四堡拥有300多年雕版印刷历史。”镇党委书记邱庆生说,“更为重要的是,四堡是国内唯一幸存的古雕版印刷基地遗址,现仍存有34座较为完整的古书坊。”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据当地史料记载,当时四堡有书坊100多家,从业人员1200多人,约占人口总数的60%;出版书籍1000多种,行销南方13个省,甚至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东南亚国家。
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四堡印书业逝去的荣光。展馆收藏的400多册斑驳泛黄的古籍中,有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同页排印的二书合一版本,也有用于科场作弊的袖珍小书《论语》。
同时展出的当地妇女传统服饰因衣袖分离而独具特色,印书时长袖取下,休闲时长袖缝回,显然是如火如荼的雕版印刷业的“副产品”。
19世纪中叶以来,四堡雕版印刷日渐式微。1942年,镇里最后一家书坊关门歇业,中国印刷史上的一段传奇就此落幕。
“实际上,印墨之香从未离开四堡。随着时光流逝,人们愈发认识到四堡文化遗产弥足珍贵,价值连城。”邱庆生说。
现存的34座古书坊,历史上既是家族聚居之地,又是家族产业工坊,已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之列。近年来,政府已着手对这些年久失修的建筑进行精心维护。
历经156年风雨的林兰堂占地5600平方米,修葺如旧,重现当年恢宏气派。然而,往昔的繁忙生机,却无从再现,院内随处可见的巨石墨缸,是否还记得熙来攘往的全盛景象?
“我们千方百计保护这些国宝。”邱庆生说,“两座书坊修缮后将用来展示雕版印刷的完整流程。”
流程中的关键一步是打造模具即刻版。数百年来,这些雕版是四堡名门望族代代相传的首要家产。
不幸的是,随着四堡印刷业的凋零,这些雕版日渐失色,文革中更被大量烧毁。
如今,劫后余生的雕版已是奇货可居。“二三十年前,这样的雕版1块钱就能买到,”马力指着一块雕版说,“几天前,我好容易从一位朋友那里买到这块版,花了4000多。”
然而,马力认为还是物有所值。“你看这些字刻得多精致,我们必须多多向前辈学习。
生于斯,长于斯。从小耳濡目染,让马力对四堡雕版心向往之。初中毕业后,他先后到福建仙游和浙江东阳学习木雕。“多年来,我靠卖木雕和根雕产品来钻研雕版技艺。现在,通过雕版印刷手工打造特殊的艺术品,我确信可以获利,而且前景看好。”
除印制《兰亭集序》外,马力还将于今年底推出雕版印制的《增广贤文》。
“我们正在刻全书数千字的雕版,已经用了半年时间,还需要3个月完工。”马力说,“这将是我用自刻雕版印制的第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