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同民是山东青岛人,他的三叔是一位干了一辈子印刷的老印刷工。阮同民从小就闻油墨味,9岁时,他去县城上小学,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住在三叔家。每天中午去三叔印刷厂的堂吃饭,之后去铸字车间玩。
古老的铸字车间
阮同民看到很多印刷工人用铅字来排版印刷书籍,当时他深深地感受到,知识原来是通过他们的双手传递的。慢慢的,阮同民也对这些印刷机和铸字机有了特殊的情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激光照排淘汰了活字印刷,阮同民的三叔用三个月的工资保留下了一套活字印刷用的铜模。这套铸字用的铜模大约有6300个,按照偏旁部首来摆放。把铜模放进去铸字机,并把铅块加热到380°以后,才能把字铸出来。
央视一套《我有传家宝》节目对活字印刷的介绍,链接:http://tv.cctv.com/2016/08/20/VIDEN3w6x37AUjWJe3SEkROq160820.shtml
中国的活字印刷,不知影响了世界多少年。
千年来的传承,它对文化传播做出了无以伦比的贡献。
我们也由此看到,印刷先贤们的开拓与创造以及老一辈印刷人的坚持与奉献。
阮同民认为,传统文化不应该仅仅是停留在课本上,应该让更多人近距离触摸到感受到活字印刷的乐趣与魅力。
铅活字
阮同民极为关注那些古老的铸字机、印刷机以及铜模,并尽力收藏。如今,他收藏了15台铸字机,30多套铜模,80多台印刷机。有的当时已经用不了了,后来经过调试,又让这些老印刷机重新运转了起来。
凭着对活字印刷的热爱,阮同民经营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印刷博物馆——“时光印记”,在这里可以看到多台海德堡老铅印机、大风车印刷机、老式圆盘机、手摇圆盘机、文物级别的字模,铸字机等等。
阮同民将印刷作为了一生的陪伴。他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活字印刷,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愿越来越多的人伴随着浓浓的墨香来一场穿越,近距离的去感受、去体验千年前的文明智慧,感受什么是中国的活字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