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对于出版行业来说十分重要,出版人持续保持着高关注度。一波又一波、从年头到年尾、从自创节日到纪念日的密集价格战,让出版企业躲不了,离不开,又恨又爱,一边怨声载道,一边又积极配合。
价格战并非出版行业所独有,凡是竞争激烈、参与企业众多、同质化严重的行业,毫无例外地,价格战频频,诸如电器、手机、电脑、日用品以及食品等。只是我们身在出版行业,对图书价格战更有切肤之痛。著名经济学家曼昆曾经从经济学角度证明过,价格战是消费者选择的必然。价格战也是一种市场竞争手段,是企业应用价格战略的一个突出表现。当前,即便是营销手段多样多元,价格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它仍然是一张竞争的王牌,在其他行业如此,在图书行业亦然。
那么,为什么人们对于图书价格战的反应格外激烈呢?可能跟图书特殊的商品属性有关,也就是说,图书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而非一般的商品;跟出版是知识密集型行业有关,无法进行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无法通过技术革新降低生产成本。这些特殊属性也决定了,在价格战中,图书的生产方——出版企业,受到的伤害可能要大于一般的工业企业。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参加价格战呢?看到这里,想必各位同行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这还用问吗?!不参加价格战,好的陈列位置/页面位置从哪里来,排名从哪里来,高销量从哪里来。虽然价格战在侵蚀那点可怜的毛利率,但却可以通过提高销量,拉升毛利的绝对值。一本书赚5块钱卖5000册和一本书赚2块钱卖20000册,这笔账不算都明了。
说了这么多,并非是为价格战正名。我国曾经制订过保护价格的相关规则,只是未能奏效。业内不断有呼声说,应学习其他一些国家的做法,保护图书售价。然而,就当前情况看,在可见的未来,价格战还将与我们同在。相信不少出版企业在年中盘点回款时,都在感慨“销售返点猛于虎”。
其实,如果是单纯的价格战也没那么可怕,怕就怕在,不正当竞争、非良性经营和失去话语权的被动。
图书行业标准不少,可是没有关于内容质量的标准,没有创意保护的规范。内容的拼凑、抄袭、盗版,粗制滥造的装帧印刷,已然成了行业毒瘤。一本费尽心血、高版税、精装帧、细营销的书,与复制、粘贴、随便印刷的书,成本如何能进行比较?可是有些渠道,为了更高的利润空间,宁愿大卖特卖后者。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最后伤害的是全行业,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衣食父母——读者。
有的电商把图书作为一大品类增流量、不惜赔本销售的说法,出版业内都不陌生了。还有网络销售平台设计了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销售手段,可无一不是靠牺牲出版企业的供货折扣才能争取来的。但是,当前的图书销售离不开这些电商渠道,因此指责、哭诉就毫无用处,我们需要做的只有做好选择、守好底线。
另外,不少出版企业正面临着调整、转型,三五年前的老出版套路开始变得行不通,市场和读者对出版企业的作者队伍、选题策划、宣传推广、营销发行都提出新的高要求。如果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无法占据主动,那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作为出版企业,面对价格战,能做些什么呢?修炼内功,做好内容。内功是根,内容是本。
“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争论到现在依然无解。但当我们在渠道面前,要提升话语权,要守住价格底线,靠的只能是“内容”,优质、独特的“内容”,你无我有的“内容”,差异化的“内容”,细分市场的“内容”。
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一般来说,我们都要回答“选题”“作者”。或许,我们应该往更深层次再想想,其实是需要建设一支“卓越的团队”——卓越的编辑团队、发行团队、宣传推广团队。
从价格战一下子跳到了团队建设,似乎有跑题之嫌。之所以最后落脚到了“卓越的团队”,是隐隐觉得,价格战对于出版企业来说,不仅仅是低折扣。现在的价格战与前些年的批发市场低价批书,完全不是一个范畴。我们面对的价格战主体,是新兴的、互联网基因的渠道企业,当我们和他们面对面的时候,较量的不是谁能“抗”折扣,谁能“呼吁”,而是先进管理方式和经营思维,而这些都是靠“卓越的团队”才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