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目标:
力争到2018年底,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根据方案,邢台市将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力争到2018年底,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11平方米以上,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支持率和满意度达90%以上。
创建内容:
实施十二项工程,到2018年,完成造林193.5万亩
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统一规划,邢台全市今年将完成造林57.82万亩,到2018年,完成造林193.5万亩,具体将实施十二项工程。
平原增绿工程。围绕优质经济林基地建设、农田林网、道路林带绿化、环村林带建设、用材林营造等重点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
山区经济林造林工程。全力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同时调整山区低效农作物种植结构,发展经济林。
容器苗生态造林工程。推广“郝氏造林法”,在浅山丘陵区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开展侧柏、酸枣等容器苗造林。
飞播造林工程。在西部山区坡度较大、地势较陡的区域,实施飞机播种造林。
封山育林工程。对营造的生态林和飞播造林以及偏远山场等生态脆弱区,实施封山育林。
村庄绿化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街道绿化、庭院绿化、进村道路绿化和环村林带建设为重点,搞好村庄绿化,基本实现“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四旁有树木”的村庄绿化格局,努力打造村在林中、人在绿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城区绿化工程。加强城市公园建设,提升城区道路、街道绿化水平,改进树种结构,提高树冠覆盖率。见缝插绿,开展单位绿化、居住小区绿化,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城郊绿化工程。按照休闲游憩绿地建设标准,在七里河公园、邢台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完善和新建至少5处300亩以上的大型生态休闲公园。同时以查漏补缺、补植补造为重点,完善提高环城防护林带建设标准。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及湿地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市绿化树种,培育推广乡土树种。建立健全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主体,保护小区、种质资源保护地为补充的自然保护网络。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严格依法治林,无严重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和树木的事件发生。
林果产业建设工程。把植树增绿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发展林果产业,夯实群众增收基础。继续推进核桃、板栗、苹果等八大果品基地建设扩规模、上水平,着力培育果品产业、林木产业、苗木花卉产业等绿色富民产业。进一步发挥“绿岭”“富岗”的品牌带动效应,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品牌意识,加强质量管理,积极争创知名品牌。依托优势果品生产基地,突出发展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果品加工业,加快贮藏、营销、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发展森林旅游、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集群,打造特色明显、效益较高、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工程。深入挖掘利用我市林业文化历史积淀,弘扬前南峪精神、吕玉兰精神,激励人们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中的干劲。以汉牡丹、邢枣仁、浆水板栗、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名优特色林果产品为载体,打文化牌、唱经济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围绕古树名木、珍稀动植物保护与繁育、城市森林文化体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及林产工艺品制作等内容,开展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和系列生态文化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全民义务植树工程。领导带头,引导全民参与义务植树,提高市民对创建森林城市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创新义务植树活动组织机制和尽责方式,采取企业出资、冠名赞助、股份造林、个人冠名等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弘扬植绿、护绿、爱绿的文明新风,组织干部群众开展造林绿化共建、捐建、认养等活动。
重点举措:
多元投入,示范带动,依法治林
多方筹资,多元投入。根据规划任务,对发展经济林的给予适当补助,对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生态公益林,探索实行财政全额投资、政府授权企业绿化等多种投资渠道。按照“政府要绿、群众受益、企业得利”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平原区把成规模的造林推向市场,财政列支专项补助资金,通过规范土地流转、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建立园区等手段,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在山区推广大户承包造林机制,通过项目整合、资金打捆使用的办法,引导工商资本投入林业建设。搞好水电路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实物补贴政策,推广合作经营模式,吸引群众种植经济林。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面向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多渠道、多形式招商,广泛宣传我市优惠政策,吸引和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战略性合作客商。利用农发行贷款建设储备林项目的实施,加快项目运作和县级融资平台建设,争取贷款支持,着力解决创森投入不足的问题。
科技创新,示范带动。加强市、县、乡镇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造林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的科技协作,将科技保障贯穿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过程。争取科技示范扶持项目,加快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园、示范户建设。继续坚持“领导抓点、部门帮扶”等成功做法,带动全民植树深入开展。
强化监管,依法治林。严格城市绿线管控,优先安排城市森林建设用地,健全绿化工程方案审查、实施管理、施工验收制度,实施绿化全程跟踪监察。加强林地林木管理,强化林地征占用监管,严格执行采伐限额,保护好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严防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落实重大疫情防控责任,严防有害生物传入和蔓延。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