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印机制造遭遇的困境与进口量依然很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什么国产设备几乎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不是因为我们不先进,也不是因为转型慢,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最基本的东西做好。
中国人不缺聪明的才智,也不缺创新的精神,恰恰缺少一种坚守和工匠精神,而这才是最重要的。在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后,精密达找准了自己的需求和发展方向:我们需要的是坚守,是把产品做到像欧洲一样的水平和质量。以前包括印机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大多躬耕于内,认为只要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就可以生存了,这种思路是不对的,今后的市场一定是在全球竞争,要拥有国际化视野。
当前,国内印机制造遭遇的困境与进口量依然很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什么国产设备几乎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不是因为我们不先进,也不是因为转型慢,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最基本的东西做好。一个国家的强大一定体现在工业的强大,否则GDP再高也没有用。对我们来讲,就是把机械产品做好,把其可靠性、故障率做到像欧洲的水平一样,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在中国有市场了,在世界也会有市场。
把产品做好、把先进性提高,我认为在中国不难实现,因为电气、电子方面的发展是各个行业所共享的,相信到2025年,一定有一些行业能够走向世界。
精密达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印后设备。我们的产品已经进入了70%-80%的新华印刷厂,像湖南天闻印务已经引入我们第三条生产线。我们的速度可以开到12000(与马天尼的速度相同),日产量可达20万本书。再过几年,我们有信心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样我们就能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在我们看来,要想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一个必须条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被历史的舞台所淘汰,我们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坚守不够。一类是数码印后设备。在数码领域,我们的进展与国际基本同步,这次德鲁巴我们带去的机器让同行很惊讶。我相信,到下一届德鲁巴时,我们的产品完全可以达到国际水平。坚韧不拔,精益求精,是精密达一直所追求的。
当我们同时做很多事情时,无法把事情做轻、做精,所以,我们正在做一件事,即做减法,想办法把事情做得更简单。第一,在客户选择上,只做高端客户群,如果能满足高端客户,一定就能满足中低端客户,这是我们的方向。第二,在供应商选择上,把两三百家供应商规模做精简。第三,在产品种类上,做少、做精。当我们把所有力量都聚集到一个点上,就很容易在这个点上取得突破,这就是我们做减法的目的。我希望行业里能有几家企业联合起来做一件事:让中国制造“高端大气”地走向世界,打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是便宜货、低档货的不利形象。
必须想办法创造产品、创造需求、创造利润,唯如此,企业才能找到出路,冲出重围。
凌云是做视觉检测的公司,因此我们主要从视觉质量检测方面来看待印刷走向未来的问题。中国是印刷大国,虽说也在稳步发展,但在从大到强的过程中,对比国外企业,我认为有两个显著差距:
第一,如何准确定义产品质量。像精密达郑总所说,精密达的产品要做到欧洲水平,那么就要按照欧洲人的方式去定义产品质量,事实上,很多企业这一点做得不够。第二,系统性的品质管理。像日本、欧洲的企业,对每一个环节的品质控制都非常严格,是系统性的管理。反观国内企业,由于多个环节存在较大损耗,以致人均产值和利润普遍低于日本、欧洲企业。
如何赶上去?像印刷品的检测有国家标准,但基本是基于人眼或仪器抽样,这种形式本身是不科学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多年的市场调研和研发工作。做视觉检测,就是希望帮助企业设定自己的品质标准,开展品质检测。
2000年,我们做了第一套人民币检测,当时是装在上海印钞厂的印刷机上的,耗时3年做成,之后开始推广,至今已有120多台机器进行了安装。我记得在上海印钞厂安装首套检测装置时,当时还有2000名女工做检测,到后来也就留下了100多人。这就是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一般来说,具有十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员工才能胜任质量管理岗位,但有了我们的视觉检测设备,一个仅工作了半年或一年的员工也可以做这项工作。2007年我们开始进入标签行业,目前我们在这个领域已安装了近三百套检测设备。现在我们也在帮助软包装行业做质量管理和缺陷检测,一年装机量达到一百多套,同时我们还涉足单张彩盒领域,并开始做国际市场。
最近,我们在浙江诚信包装做了一个尝试:在17台凹印机上加装检测系统,并通过大数据中心,把工厂的所有质量信息全部储存在数据中心,对所有的缺陷进行归类、分析,以帮助工厂进行系统性的质量管理。下个月我们会进行系统验收和鉴定。虽然只是“试验田”,但我相信这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
面向未来,印刷业应该怎么做?工业4.0一定是个趋势,简单讲,就是建立智慧工厂、无人工厂。我们正在发起一个项目,利用光谱技术反向控制每个色次的给墨、压力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印前控制,为未来的无人印刷机做铺垫,实现印刷4.0智能化生产。
凌云光技术集团下设光纤器件与仪器(FOCI),光通信接入网(FOAN),视觉器件(VIC)和工业视觉(IVS)四大事业部。工业视觉系统通过为机器植入“眼睛和大脑”,真正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和质量管控,帮助中国企业尽快走入工业4.0。
在涉足印刷行业的同时,我们也进军了平板显示和电子制造等行业,为苹果、华为等公司的生产线配备了多套自动化检测系统,他们现已进入全面自动化生产的阶段。未来我们希望能为印刷行业多做一些贡献。
创新需要多学科融合。单独靠哪方去解决问题很难,只有几方共同协作,才可能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发展,比如数字印刷。
造纸和印刷两者关系源远流长,至今为止大概有60%以上的纸和纸板产品作为印刷器材。在此,给大家汇报几方面情况。
一是造纸行业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后,造纸行业经历了野蛮生长、快速扩张的过程,大量的进口设备涌入,曾有一个阶段,造纸机械及相关机械产品的进口应该讲进口的金额仅次于石油,很多样机或第一台/套新产品都是在中国试用。近几年很多企业家都在反思一个问题,相比美国同行,我们买的都是最新的产品、最新的生产装备,再买已经没有可买的了,只有靠自主创新。因此行业里形成了一个共识,未来的十几二十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自主创新上。
造纸行业现在被称为夕阳产业、污染行业。这里面有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也有我们宣传不到位,或者说向社会公开透明的程度不够的地方。造纸行业再“夕阳”,也是人民生活、国民经济所必需,我看不到它会被淘汰、替换,无非个别品种之间的转移。造纸行业现在进入了低速发展期,虽然我们可能再也看不到五年前、十年前那样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加速度,但我相信它会继续稳定发展。
二是关于创新。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深思,第一,创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期待某天、某位科学家或学者能够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新技术来替代传统产业技术并不现实,这一定需要局部的积累和提升,最终产生质变。第二,产业技术的创新更应该受到关注。制造业的创新,我们考虑的是四个字,先进适用。先进是需要的,但一定要适用,这很重要。对产业界来讲,如果只是先进而不适用,就没有竞争力,也没有现实的价值。第三,创新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过程。造纸行业就造纸技术和产品不断地改进远远不够,印刷行业也是如此,单凭自己的力量去做也是不够的。这里面涉及到很多领域,只有在各环节的共同协作下,创新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三是,重申一下,造纸和印刷一直不可分离。为什么数字印刷的成本比较高,这跟材料的消耗成本有关,它对纸张一定是有其特殊的要求。单独靠哪方去解决问题很难,只有几方共同协作,才可能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发展。
摘掉ST的牌子后,天津环球磁卡基本恢复了上市公司融资的功能。我们终于熬过了冬天,虽说错过了春天,正在夏天里受着煎熬,但收获的季节已经越来越近。
都说夕阳无限好,我是踏着落日来到天津环球磁卡。2006年底,挂上ST牌子的天津环球磁卡遭遇了退市的危机,此后便是在市委市政府的主持下长达十年的清理整顿,直至成功摘掉ST牌子,这个过程非常艰辛。
天津环球磁卡是一个老牌的国有企业,印刷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天津最早的两家上市公司之一。它曾在八九十年代之交,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国内第一家替代进口数据卡的生产企业。那时的发展很辉煌,也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后,由于管理的混乱、扩张过度、发展无序等多方面原因,天津环球磁卡逐渐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上市公司负债高达34亿,集团负债则是40多亿。在清理整顿中,我们投入了约29亿整理、盘活、处置集团资产,截至今年4月底,债务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期间,还关停了16家企业,分流了近7000人。
摘掉ST的牌子后,天津环球磁卡基本恢复了上市公司融资的功能。我们终于熬过了冬天,虽说错过了春天,正在夏天里受着煎熬,但收获的季节已经越来越近。曾经的天津磁卡创造过辉煌,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还会实现新的辉煌。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包括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兴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大变革,这也是印刷行业去瓶颈、寻求新发展的重要机遇。我理解,物联网、数字印刷,智慧工厂和智能包装,以及以降低VOC排放为重点的节能降耗技术革新,恐怕是我们行业未来发展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天津环球磁卡现有三大主业板块:数据卡及读写机具,包装印刷及纸加工,塑料包装材料及原料。数据卡的发展趋势,一定是量的减少和功能的叠加与丰富,十年前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就公司的情况来看,2010年、2011年达到了银行卡产量的高点,2010年时我们的银行卡产量占全国银行卡的6.25%,从比重来讲还不错,但是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在未来也会有新的更大的变化,这也是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
天津环球磁卡过去曾经生产过点印钞机,但由于合作和产品本身的问题,相关业务的开发并不是很理想。这些年我们围绕数据卡的应用,推行整体的数据解决方案,尤其在公交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全国已实现公交收费系统的城市有400多个,天津环球磁卡“拿下”了其中的170个,余下的200多个被十几家公司“瓜分”。在这个领域,天津环球磁卡是绝对的龙头。当然,我们不仅仅生产刷卡机及相关产品,更在快速地推系统的集成及应用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进入智慧城市建设领域。
今年是天津环球磁卡的第78个年头,这家老国企经历过辉煌也走过一段弯路,如今重新站了起来。未来,我们有信心将天津环球磁卡做得更好,希望大家不仅关注我们的重组,也关注我们自身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