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中央纪委委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党组成员宋明昌,中宣部出版局巡视员刘建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王岩镔以及总局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领导,两岸四地印刷协会领导,北京市及大兴区有关部门领导,有关印刷教学、科研单位和企业领导,博物馆分馆和相关印刷展示单位,部分老领导、老专家,部分印刷史研讨会作者代表等百余人聚济一堂,共同回顾建馆历程,展望未来前景,进一步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印刷文化,架起行业与社会沟通交流的桥梁。
座谈会现场
中国印刷博物馆于1996年6月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大兴黄村,共有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它全面展示了各国印刷术的起源、发明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馆内设有“源头古代馆”、“近现代印刷馆”、“印刷设备馆”和“综合馆”四大展区。二楼设有“钱币印刷”、“邮票印刷”、“港澳台印刷”专题展。“综合馆”设有国际展区,其中德国谷登堡博物馆展区,介绍了自15世纪以来,德国及欧洲印刷业的发展。该馆是“北京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北京科普教育基地”。
总局领导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
本次馆庆活动主题为“创造创新、光耀东方、传承传扬、再筑梦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中宣部出版局巡视员刘建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王岩镔以及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袁亚平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
我们的先人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为世界贡献了无数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印刷术更被誉为文明之母,它不仅造就了古代东方文明的伟大传奇,更成为近代文明发展的助推剂和催化剂,促进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巨大进步。
回顾我国印刷术发明、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印刷术所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它生动地记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沉淀;可以感受到印刷术所包涵的创造创新精神,它持续地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可以感受到印刷术所反映的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它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古代中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印刷术所体现的我国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步伐,它有力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中宣部出版局巡视员刘建生:
中国印刷博物馆本身是记忆历史、回溯历史,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历史。回顾印博馆的风风雨雨,让我们感慨她的秉承使命、开拓创造和独特奉献。印博馆是展示文明文化进展脉络最有效、最形象、最直接的方式,是启蒙教化民众、宣传厚重历史、增强文化自信、保护文化遗产、激励社会创新的重要举措。如今,她是弘扬光辉印刷文化文明在内的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世界文明的有效途径,建设好、发展好、运用好印刷博物馆事关大局。
有了印刷文化的支撑,印刷业才能不断更新、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纪念中国印刷博物馆建立20周年,我们需要弘扬印刷文化旗下的科学精神、科学理念,像毕昇、王选以技术的量变和质变,推动印刷术和印刷业的科学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而推动全民素质的提高。希望中国印刷博物馆今后能有新的拓展、新的服务、新的奉献,让文物说话,让历史站到时代的前沿,让创新创造、发现发明永远成为中国印刷业、世界印刷业进步的不竭动力,让中国印刷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和使命发扬光大。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王岩镔:
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建成弥补了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的展览空白。从建立到20年后的今天,馆藏日益丰富,吸引了广大印刷界从业人员、史学界、教育界以及广大学生青少年走进博物馆,让各界人士从中更好地认知祖国灿烂的文明史,认知印刷术发明国曾经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
今后,希望博物馆在新的起点上,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建设好印刷行业唯一的专业征集、展示、交流和合作平台;选准不同的展示主题,优化展陈内容;进一步丰富博物馆的馆藏。总局印刷发行司和中国印协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博物馆的发展,加强对“国家绿色印刷展示交流基地”建设的指导,组织开展多层次的绿色印刷展示交流活动;为博物馆的建设和各项展示交流活动等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建议;在印刷全行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为博物馆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
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袁亚平:
20年前,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开放。经历几代人不懈努力、和锐意进取,到20年后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弘扬中华悠久灿烂的印刷出版文明的窗口、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年稳步发展已成历史,当前博物馆事业迎来发展春天、大有可为。
展望未来,新一代印博人立志铭记先贤、敬守使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面向社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面向世界讲述中华印刷出版故事;以高度的文化自豪将印博建设成为理念先进、展陈引人、教研权威、收藏完备、服务丰富的现代化博物馆。
参会领导与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