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扬州两大“非遗项目”
以高龄非遗传承人为主线
拍摄这一非遗纪录片的摄影师是薛冠超,他是国内著名摄影师,行为艺术工作者,曾多次随中国极地考察队深入南北两极。上世纪90年代,他随中国科考队奔赴南极、北极,曾经把京剧脸谱画到南极,历时3年拍摄的纪录片《南极》《北极》,在央视和《中国国家地理》中播放。谈起这次拍摄,他告诉记者,这次拍摄纪录片,特地选择70岁以上的非遗传人,就是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挖掘,让老艺术家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
“这次拍摄,主要选择了江苏的苏州、扬州、盐城、徐州、淮安等几个城市,先在苏州进行了拍摄,扬州是第二站。而扬州弹词是在扬州拍摄的第一个非遗项目。”薛冠超介绍说,今年4月,他们先行到扬州进行了采访,本月15日开始在扬州进行拍摄。“拍摄扬州弹词,主要表演了扬州弹词经典曲目:《歌吹古扬州》《小小瘦西湖》《杜十娘》《西厢记》等,同时拍摄了清曲《黛玉悲秋》等,展示了扬州弹词的说、表、弹、唱、演等技艺,及扬州弹词的堆功、唱功、快功、慢功、绕口功。”首先入镜的“弹词皇后”李仁珍介绍说,纪录片还拍摄了“师带徒”将扬州弹词发扬光大、代代相传的场景。
作为非遗音像资料保存
在南京博物院循环播放
“这次记录的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扬州弹词,一个是雕版印刷。”摄影大师薛冠超告诉记者,“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这次选取的都是在全国闻名,有影响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
薛冠超说,“从20日开始,我们对扬州的雕版印刷进行了拍摄。”他告诉记者,拍摄雕版印刷技艺,主要是通过记录雕版印刷非遗传人陈义时来进行展示。这次纪录片的拍摄,将以高龄非遗传承人为主线,通过记录他们展示的独特技艺,弘扬各地的历史文化。
“纪录片拍摄主要包括四大块内容。一是目前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二是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三是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艺术生涯,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后代传承记录。”薛冠超大师告诉记者,拍摄完成后,他们将进行后期制作,编辑完成后,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像资料加以保存,并在南京博物院3d影院循环播放。“如果有条件,还将在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播放,进一步弘扬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