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后的博物馆大门,古铜色显示着厚重,点点滴滴看出设计者的用心。每一个方框内是用真正的铅活字拼组而成,看得出来吗?小编放大给你们看。怎么样?印刷味儿十足吧?
大门外还有两棵十分有文化的柱子呢,一侧是印刷之光、一侧是文明之母。好了,不在门外转悠了,咱们进去瞧一瞧吧!
进入博物馆大门,就被上图这其实恢弘的造型给震撼住了。位于中央位置的一个大圆盘,后面俨然是两本展开的书。据李英主任介绍,中间的圆盘就是去年成功入选2015年造纸工业世界名人堂——我国元代木活字印刷术的推动者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转轮排字盘后面是三本古书的核心章节,是我国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著作。一本是《梦溪笔谈》,这本书里详尽描述了“活字印刷”工艺,无可争辩的证明了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发明的!还有两本分别是《造活字印书法》和《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是非常常珍贵的技术著作。活字墙上的内容完全按照印刷史上的印刷著作雕刻拼版而成。
大厅虽美,我们也不多停留,开始进馆参观吧!
汉字的起源
灰陶尊
这件藏品是仿1979年山东莒县陵阳河出土的一级文物“灰陶尊”。其高59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8.5厘米器型侈口,腹微外斜呈桶状,腹下部内折,折腹上部为素面,下部为蓝纹,上腹深15厘米,下腹深6厘米,底部有席纹,折棱处有斜压棱纹一周,造型独特,器型完整,为大汶口时期莒文化陶器中罕见之物。
怎么样,猜的出来这件藏品上的字是什么吗?好了,待小编介绍完我国汉字的起源,就给大家揭晓答案。汉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约8000年前的河南贾湖契刻符号。其它还有7000年前的安徽双墩符号、6000年前的陕西半坡符号、5000年前的山东大汶口符号等等。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说明,距今4500年左右是中国文字由萌芽走向形成的时期。
好了,现在公布答案!这是我国最早的汉字——旦。最早发现旦字,是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如此形象,你们猜对了吗?
早期文字载体
古老的文字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必定要有载体,在书写契刻材料的发展史上,中国先民曾使用过陶器、兽骨、青铜、玉石、竹木、丝帛等。尤其是竹木和丝帛,先人们不仅将其大量应用于书写,还把他们制度化,形成比较固定的书籍制度。
陶器款识
瓦当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所发现的图画文字,被认定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目前发现的古陶文字,大多是周代,特别是战国时代之物。到了秦汉时期砖瓦上的文字,多为吉祥语,也有宫殿、庙宇、陵寝、水井、道路的名称。
甲骨卜辞
甲骨
甲骨作为一种重要文字载体,在夏代末期(前1600年之前)就已经被使用。甲骨文兴盛于商(前1600-前1046年)。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竹木简牍
竹简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中国使用最早、时间最长、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书写材料是竹片和木板。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4世纪,竹木简牍在中国作为文字载体使用的时间长达2500年左右。相应的书籍形制为“竹木简牍”。
丝织帛书
丝帛
写在绢、缯、缣、帛上的文字为帛书,亦称素书。据记载,早在春秋时代以前,丝帛就已开始被中国先民应用于书写。缣帛质地轻软,具有容量大,体积小的优势,书写、舒卷、收藏、携带、阅读都优于竹木简牍,是书写材料的一大进步。
造纸术
现在依然被人们用作文字载体的便是纸张了。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人类发明的进程。造纸术同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考古发现证明,造纸术的萌芽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公元105年,蔡伦发明工艺完整的造纸术,从此,植物纤维制造而成的纸张得以成为最佳的文字载体。
纸张
古代流传下来的纸张
看到这些纸张,就不得不提在博物馆里一件神奇的宝物了!
《春秋经传》
就是这本《春秋经传》!此书为海内孤本,资料价值和文物价值,弥足珍贵。每半页八行,行十七字。白口,左右双边。白文无注,字大如钱,开版弘朗,刀法严谨,全书尺幅高42cm,宽28cm,颇为壮观。蓝绢黄签,清宫原装。为南宋杭州地区刻本。书内有刻工刘文,詹周又刻分门纂类唐歌诗,吴孚又铺刻耿秉本史记。耿本史记刻于广德郡斋,而刻版皆出杭工,因推知此书当亦杭州地区刻本。赵万里先生称此书“可称宋末浙本代表作”。虽有纸寿千年的说法,但是这本书,现在保存的依旧完好!
看!过去人们就是这样造纸的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术开创了信息复制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它的发明、发展和传播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展。因此,人们将印刷术誉为“文明之母”,这是中国印刷技术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雕版印刷术至宋代达到了巅峰,雕版印刷的书籍版式、文字、用纸、用墨和装帧形式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书籍审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史上最早的商标广告使用的就是雕版印刷技术,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史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吧!
史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刘家功夫针铺
刘家功夫针铺广告铜板
铜版一掌大小,长13.2厘米,宽12.4厘米,可堪一握。版面以双线为框,内分三层。第一层栏内,阴刻楷书“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八字;第二层栏内中部系白兔持杵捣药图案,两侧分别刻有四个楷书阳文,连起来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第三栏内则是七列楷书阳文,每行四字,从右往左,全文称,“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活字印刷术
毕昇像
宋庆历年间毕昇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昇就去世。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事迹被记录于《梦溪笔谈》。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是印刷技术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轮转排字盘
轮转排字盘
1297年左右,王祯发明了轮转排字盘,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排字机械设备。他还将其经验写成《造纸字印书法》。他把木活字按音韵和型号排列在两个木制的大转盘里,排字工人可以坐着捡字,只需转动轮盘,就可以捡到所需要的字,提高了排字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此后,木活字发展较快,进入明清,木活字更为流行。清代无论官署、私宅、坊间,木活字印书都比较普遍。
书籍彩色印刷
双色套印书籍
在手工抄写的年代,为了达到方便阅读或使页面更加美观的效果,人们采用了朱、墨两色或多种颜色来抄书、写书。雕版印刷术成熟之后,双色、多色套印的书籍逐渐出现。现存最早的朱墨双色套印书籍印制于元代。明代彩印书籍以吴兴闵氏、凌氏家族为代表,分版分色印刷,由朱墨两色渐至三、四、五色,清代甚至有六色套印本。
丝路印迹
造纸术与印刷术传播路线图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两千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货物沿丝绸之路流通,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医药知识、水果和谷物种类的交流与传播也十分频繁。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也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近年来,在丝绸之路沿线,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印刷文化遗产,如:古代纸张、活字、雕版、印花布、印刷书籍等等。
编辑之祖——孔子
孔子像
我国古代的编辑工作是从编辑书籍开始的,书籍是编辑工作的直接产物。因此,我国最早的编辑工作当始于春秋末期的孔子,他编辑的“六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真正的书籍。史称孔子作《春秋》,故孔子为史学之祖;而孔子编“六经”,故孔子理应为编辑之祖。
欣赏时间
古代纸币
古代纸牌
早期文字载体——陶器
文房四宝
印版
司礼监经厂
一圈传下来,小编我受益匪浅,重温了印刷术的发展历程,明白了原来古人首先要交流发明了文字,文字的传播需要有载体,于是过了好多年发明了造纸书,在后来,为了把书籍文章广泛传播,又发明了印刷术。我国古人发明了印刷术和造纸术真的太伟大啦!!!
谢谢李英主任的精心讲解!
重装后的博物馆正在广泛征集二楼展区、咖啡馆、文创礼品等商业合作,如果您愿意与古代文化亲密接触,还等什么,快来报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