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近期监管层的几个举措。上周五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强调,新三板是挂牌公司股票公开转让的唯一合法平台,这里面的公开转让包含发布挂牌股票买卖的意向信息,其他任何市场机构不得组织该类交易平台。同样上周,全国股转系统宣布,暂停所有类金融机构,包括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的挂牌,不管项目处于何种状态。而上月底,闹得最沸沸扬扬的就是,私募基金公司挂牌新三板被叫停。
首先,我们要理解监管机构的压力,放和收之间的拿捏其实相当难。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而投资者看到了新三板初期巨大的溢价机会,两方都如“饿狼扑食”一样进入市场,监管层看到去年超过千亿的融资数据,预感到今年融资金额还会增长,必须建立更加有序的市场规则,不然怕出现恶劣事件。要知道,中国资本市场早期因为一些监管不力,是有过经验教训的,新三板市场这个新生事物不能重蹈覆辙。另外,开放更多元化的企业登陆新三板市场,监管层没有改变这个命题,但其会更加鼓励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来新三板,之前因为需要一定的挂牌数量,一些偏传统行业的企业挂牌新三板,但我们预感到未来监管层会有更加严格的行业指导向中介结构传达。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需要去适应监管。相关的数据显示,2015年新三板对72家挂牌企业、公司高管以及董事会秘书进行了约见谈话、出具警示函等监管措施,而信息披露违规是主要原因,其中受到点名批评的董事会秘书有26人,占违规企业总数的36.1%,如创元期货、中科国信等公司董秘均因未能对信息披露恪尽职守接到了监管层的警示函。现在出现的违规只是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者不准确,而如果出现所谓“内幕交易”或者“财务造假”等恶劣情况,那可是要重罚的。中小企业的诚信问题,历来都是被讨论的对象,今年很有可能监管层会对新三板加强这方面的监管,毕竟在主板最近积累了不少经验。新三板市场的企业董监高们要更加自律了。
再次,我们可以预测今年监管收紧的两个重要方面。首当其冲的是信息披露。随着投资人的增多,更多媒体对新三板市场的聚焦,企业的信披显得更为重要。据悉,2015年全年,新三板官方网站上共出了5272份更正公告,和挂牌公司总数一对比就会发现这个数字比较夸张,市场在呼唤董秘们提高职业素养。另外,对于挂牌环节,监管层也会继续收紧这个入口,尽管对行业和财务数据没有在官方层面提高要求,但是从中介机构那里得到的反馈看,他们在挑选项目时已经在收紧了,未来挂牌将不会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