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者生存,变化成为常态
受互联网、绿色印刷、限制过度包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印刷业尤其是出版物印刷业市场的表现给人们以增长乏力甚至不景气的印象。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出版物印刷即图书、期刊、报纸印刷,2014年主营收入1701.02亿元,较2013年增幅下滑3.86%。互为佐证的是,2011-2014年全贵哦规模以上印刷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变化:书报刊印刷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2011年的23%下降至2014年的16%;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所占比重则从67%增至76%。
事实上,尽管增长速度放缓,由两位数步入一位数,印刷总量仍然在增长,只是不同企业因适变能力的不同,感受也会不同。比如,随着印刷品的多样化、个性化,以及印刷效率的高要求,部分印刷企业出现了不适应,感到生意难做,日子难过。部分印刷设备器材供应商亦是如此。
这是一个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变化已然成为常态。适者生存,跟不上发展步伐的企业势必被淘汰。
(二)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传统商业模式
1.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使按需印刷、个性化定制成为现实。
2.建立在网络印刷、云印刷等网络技术基础上,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将成为未来印刷业下订单的常态,其已是发达国家的主流商业模式;
3.互联网的发展,倒逼传统产业转型适应。比如,需方仅需提供设计图,通过淘宝网,便可征集到加工厂家,完成产品的个性化定制。网络环境的日益成熟,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三)绿色印刷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约束指标,据此,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层面均加大了相关法律规定的建设力度,对VOC排放进行治理。
北京市于2008年1月1日、2月1日分别出台针对大气污染排放、油墨行业的标准;2010年5月印刷行业被九部门明确列入大气污染防控范围,同年,广东省包装印刷VOC排放标准正式实施;2013年9月环保部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十条”),该计划亦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大气治理计划;2014年2月环保部以“分区、分阶段”为原则细化“十条”,对京津冀提出最严格要求,“十条”被细化为22项政策措施,在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整合整治方案”中,石化、包装印刷、表面涂层等行业被列为考核重点。
目前,包装印刷行业被视为除石化行业以外、VOC排放大户,重点控制对象为凹印、丝印、印铁制罐等领域,以凹印为例,制版公司电镀排放污水处理率不足50%,有害物质的挥发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成为大气污染源。当前,VOC治理已成为关及行业企业生死的头等大事,有关方面需要高度重视。由此不难预见,绿色印刷产业及相关技术、产品将得到快速发展。
(四)印刷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新常态
从全球范围来看,像海德堡、富士、小森、兰达、三菱、利优比、柯尼卡美能达等印刷制造业的巨头们都在积极转型,这将引领新的市场变化。纵观他们的转型方向和路径,大致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1.由传统工艺向数字化技术、印刷电子领域转型。
2.守住主业优势,通过瘦身向专业化发展;对跨界业务及非主营业务的发展则与领先企业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性重组,与合作者优势互补。
3.打造产业联盟或产业集群,并通过资本运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从上述国际大品牌印刷设备制造商的转型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及智能、绿色制造转型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