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2015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市领导张轩、燕平、沈金强、谭家玲、刘光磊到现场观展。
从2012年起,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我市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博览会。
本届文博会围绕“交流·交易·交融”主题,利用8个展馆共10万平方米的展场,对中外文化、民俗文化、世界非遗文化、动漫文化、汽车创意消费文化,以及3D打印、艺术品收藏、精品书画、乐器电商珠宝、健康养生等10余类150余个行业进行展示。同时,本届文博会还吸引了来自全国15个城市、全市20个区县,以及4个外国领事馆、2家外国友好文化企业等近800家单位参展。
燕平在开幕式上指出,文化产业是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文化产业作为重庆市新兴支柱产业培育。去年以来,重庆市在文化产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上取得重要突破,重庆正在成为文化产业的投资热土。本届文博会将为文化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商机。
本届文博会将持续至9月13日。开幕当天吸引市民近10万人次,现场交易9000余万元。
重庆文化产业“蓝皮书”发布
在昨天开幕的重庆2015年文博会上,重庆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2015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今年蓝皮书由总报告、行业报告、市场调研、金点论坛、区域发展、年度观察和大事记等七部分构成。其中,“行业报告”板块涵盖了重庆报业、广电、出版、印刷、发行、动漫、影视、演艺娱乐、广告、会展、文化创意、互联网等新兴文化产业等,今年特设“市场调研”板块。
蓝皮书认为,2014年,重庆市先后引进深圳华侨城集团、万达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到重庆投资文化产业,引入资金总额超过500亿元。
经国家统计局核准,2013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为425亿元,同比增长16.16%。2014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预计将保持15%以上的增速。
蓝皮书认为,2014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委市政府重视和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文化产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成果突出”、“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体系基本建成”、“文化立法相关工作顺利推进”等9大特点。
据初步统计测算,2014年全市特色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达150亿元,约占整个文化产业增加值490.18亿元的30%,近几年的增速基本保持在20%左右。
同时,重庆市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体系基本建成,其中,重庆文化产业融资担保公司开业至2014年底,累计实现担保金额69亿元,支持了568家文化企业和其它中小企业的发展;2014年11月重庆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行。
文化产业高峰论坛举行
昨天下午,2015重庆文博会文化产业高峰论坛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以“一带一路——文化开放与交融”为主题,分为主题演讲、圆桌论坛两个环节。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一带一路”课题组常务副组长杨海琳、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等专家出席论坛,就“一带一路”与文创产业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
杨海琳以“‘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为题发表了演讲,不断强调文化产业的力量,“所有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都是在GDP的10%以上,所占的比重都要超越10%。甚至连韩国都因韩国泡菜、‘都教授’而风靡世界。但中国的花木兰却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
杨海琳表示,一个国家无论有多少的基础设施建设、商贸发展,最终能影响人心的一定是文化,“只有文化的认同感,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四方的尊重;只有人心通才能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
蔡尚伟在此次高峰论坛上提出,重庆未来可以创建“一带一路”文化大市场,“重庆要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打造重庆文创的升级版、国际版、2.0版本,甚至4.0版本的重庆文创。”
谈到大数据和文创产业的关系时,北京托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施水才说,大数据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在文创方面,特别是新闻、娱乐、影视等内容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刘川郁认为,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数据对文创产业影响巨大,“它让我们不断学到新的东西,完成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