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京传世名著推荐书目之一,《十竹斋画谱》的标志牌拟立于鸡笼山侧(北极阁)。
在金陵开创彩色印刷史新纪元
胡正言,徽州休宁人。字曰从,别号十竹主人、默庵老人,生于1584年,卒于1674年。经历了明万历、泰昌、天启、崇祯、清顺治、康熙6代,寿高命长。
南明时曾官中书舍人,入清后不仕,30岁后移居金陵(今江苏南京)鸡笼山侧,专心从事刻书、藏书之事。因所居房前院内种竹10余竿,故室号为十竹斋。
胡正言博学多才,精擅六书,长于书画、篆刻,又能制纸墨,并喜藏书、刻书。著有《印存初集》、《印存玄览》、《胡氏篆草》《词林纪事》等书,刻有《六书正》、《千文六书统要》、《牌统孚玉》、《古今诗余醉》、《诗谭》等。
但最具有代表性的当为他辑选并采用饾版和拱花技术套印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二书。为完成这部《十竹斋画谱》,胡正言呕心沥血,集中了当时一流的刻工,并与刻工朝夕研讨,十年如一日。
每次在付印前,胡正言都要亲加检校,以保证质量。所以,印出来的作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化境。可称“浓浓淡淡,篇篇神采;疏疏密密,幅幅乱真。”(杨文耿《十竹斋画谱》小引)胡正言因此堪称是印刷史上的杰出人物。
印一幅画能用上千块版
胡正言的《十竹斋画谱》,全部采用饾版法印成,所谓饾版,是将彩色画稿按不同的颜色分别勾摹下来,每种颜色刻成一块小木板,然后依次逐色套印或迭印,最后形成完整的彩色画面。
用这种方法印一幅画,多的能用上千块版,少的也要十几块。因为一块块镌雕的小木板形似饾饤,故称饾版。用这种办法印出的画面,其色彩的浓淡深浅、阴阳向背,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出来,几乎与原作无异,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在中国版画史上,明代彩色套印版画所遗作品最多,成就也最高,自宋、元以来,人们长期探索的木刻彩印技术,至此产生了质的飞跃。饾饤版的出现,使中国的版刻和印刷能随心所欲地调节浓淡色调,不仅仅是彩绘,就是单色绘画,也达到了与画家手绘同等的效果。
可以说这是中国雕版木刻印刷术的又一场革命,对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我们不能说是胡氏发明了这一技术,但可以说胡氏将这种技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直到今天,木版水印全过程中的具体分工,大体上还是沿袭胡氏的模式。
图文并茂聚汇百家
《十竹斋画谱》全书共8卷,分为“书画谱”、“墨华谱”、“果谱”、“翎毛谱”、“兰谱”、“竹谱”、“梅谱”、“石谱”等8种,每种40幅,每幅都配有书法极佳的题词和诗,总共180幅画和140件书法作品。
一图一文中有胡正言自己的画作,有名家如吴彬、倪瑛、魏克、米万钟、文震亨等所画的,也有摹前辈名家如赵孟頫、唐寅、沈周、文征明、陈道复等作品的。